我1993年出生,那么我所说的这一代人就是九零后了,我将这一代人分为三类:正在上中学或大学的白面书生、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职场小白和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三四年的前辈们。经过观察,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焦虑,似乎每个人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也只有在炫富式的同学聚会或陪领导应酬时,流露出一种僵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比我们大的八零后,基本工作稳定,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他们大多数不会焦虑,因为在八零后的想法中,稳定就是最好的,体制内就是最好的,在八零后上过大学的一批人中,毕业后有很大一部分端着铁饭碗,满足的生活着;比我们小的零零后,目前还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一张张考卷和无休止的培训班中,他们也不会焦虑,受中国式教育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不见得是自发和快乐的,但是只要任务完成,考试及格,便会很满足。
唯有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在社会上打拼三四年的那一批,他们现在面临的是婚姻和房子,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家境比较殷实,早早的在二线或者三线买了一套不大的房子,甚至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母,我要说的焦虑不是来自这一小部分人,而是在他们的压力和刺激下的那一大部分,我的表姐和表姐夫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他们是高中同学,都没考上大学,毕业以后早早的结了婚,在兰州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为自己的后半生打拼,更应该说是为他们的儿子打拼,今天中午还和姐姐聊天问她中秋节放假回不回家,跟我预想中的一样,迎接我的是她一系列的抱怨和无奈,说是中秋加班工资会高一点,要努力挣钱买房子,但这么四五年了,也没见得他们存了多少钱,因为孩子的教育是个无底洞,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起点比别人低,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省吃俭用得为孩子报辅导班,我表姐至今都没出去旅游过一趟,这一批人的焦虑多在婚姻、房子、和孩子的教育上。
刚毕业进入职场的那一批,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都是眼高手低,况且只今年毕业生近八百万,注定会有一部分人没有工作,市场已经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岗位,这已经不是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时代,而是岗位选择人才,本科毕业也不再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了,有好多企业的招聘条件都到了研究生以上,前几天看一篇报道说2016届毕业生平均工资在4600元左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官方做出的统计,反正据我了解,除了一线城市,其他地方给应届毕业生的基本工资不会在四千以上,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少部分在北上广深的人的高工资拉高了大部分人的低工资,想来可能性也比较小,那么这一批人的焦虑就是频繁的跳槽和不确定的未来,还有就是互联网思维下的自主创业时时撩拨着一部分人,觉得不懂大数据就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
还在上中学或大学的那一批人,要么正在被高考摧残,要么正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甚至在为考研还是考公务员陷入两难,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规划未来,却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这么无聊的事情上,仿佛网络游戏和吃喝玩乐就是他们应有的一切,然而越是荒废,越是空虚,陷入一个死循环,我认为这一批人焦虑的原因就在于怎样度过这大把的时间、怎样选择毕业的出路和面对就业形势产生的压力。
有一段时间我也时常焦虑,后来我发现能够摆脱这个烦恼的唯一方式就是能在今天确定明天要做的事和要爱的人,让我们的生活规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