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不会有人会和高以翔的离世关联在一起,而这篇文章的浏览量会因此减少许多,如果我将他的名字放在标题里,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点开看,但是我不会这么做。
抓住那些能让人们在平淡无味生活中生发兴趣的内容,这是眼球经济教会我们的,大多数新媒体工作者都会有这样的职业病,在发生某一事件时,在脑海中浮现的不会是思考,不会是共情,而是标题。
在这个时代,流量化的阅读体验需要我们需要[标题],正如公众人物需要立住[人设],这本来在故事创作中是一种惯常的手段,把人物扁平化,以快速获得读者的对角色的认知,营造沉浸式体验。现如今,人们乐于自我欺骗,乐于享受所关注的信息被压缩之后再送到自己的眼前,获得快速的视觉消费。
人们不会不知道,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大写的,但是我们却乐意我们所关注的社会人物有自己的[人设],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快速做出判断,快速标定善恶,然后停止思考,陷入愉悦。我们并不会思考,在这样的[人设]之后,[人]又是什么样子。
柴静曾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但身处后真相时代,我们离真实太远了。
高以翔的离世让大家痛心,激荡起网络上的群体哀悼。我自己对于这位明星并无多的了解,但是在阅读过新闻之后,我觉得他的离世具有很深的悲剧色彩。当他倒地时,很多摄像都以为是节目效果,一哄而上,对着他抓拍,而没有人想过要及时确认是否是真的身体不适。
节目组的行为的确不规范,也应当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从那些一拥而上的摄像,旁观的导演们的行为中,我们说我们看到了[人性]。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可以评论人性是丑恶的,他们在吃人血馒头,为他们安上[冷漠]这些字眼吗?
我认为过于武断了。摄像的目的是记录,演员突然倒地,我是拍还是不拍,不拍,就是工作没做好,如果真的是演员的表演怎么办?错过了素材怎么办?错过了素材,就会影响节目,影响节目就会是因为自己的失职,会遭到物质的惩罚和他人的责备,那我还拍么?那些导演也是如此。
我并不是在为他们开脱,他们是恶的直接执行者,但我们的视野不应该止步于此,深层次的动因隐藏其后,也许我们都是作恶者。
这几年所谓的[真人秀]让我们有些审美疲劳,而观众愿意看到突发情况,于是就产生越来越多的所谓的[突发情况]。这让人们产生了一种思维惯性,啊,他倒地了,又有素材了!人们对于消费性信息的狂热,激励信息创造者们不断捕捉同类信息以满足消费者。这样的浪潮下,信息浏览者和创造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氛围],轻而易举地把人们点燃然后冷却,并等待下一次燃烧。
我们批判[人性],但人性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可塑的,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憎恶的这种[人性]?
是我们自己。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引导[人性],让其向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至少是心中所希望)发展,我们责备[人性],同时也在创造它。
公众号:聆听世界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