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向阳,从出生开始就在这片黄土高坡之上,跟随父亲住过山上的窑洞,也在山下给儿子建过土房。这一生除了儿子结婚那一年离开过这片土地,便再无去过哪里。儿子成家的地方也是他这辈子去过离家最远的地方。
如今儿女长大相继成家,这半身已近黄土之人,此生再无遗憾,唯独对她,他的妻娥子,一生的恩怨纠葛,剪不断,理还乱。对她有愧疚、怜悯、责任和义务,唯独没有爱。或者说,像他们这样一生都困在这黄土高坡之人,又有什么资格说爱了。说出去怕都是个笑话。
他在家中排行老二,虽从小父亲是喜欢他的,可家中尽是母亲话事。母亲是县里的千金小姐,那时一眼相中当兵的父亲,义无反顾的跟了父亲回乡,给父亲生了8个孩子,为了不让母亲年轻守寡,也为了养家糊口带大孩子,父亲退伍从农。一直以来父亲都宠爱极了母亲,甚至可以说是唯令是从,百依百顺。就连母亲对老四的偏爱,父亲也跟着顺应。
这种偏爱直到向阳错过了高考,母亲所有的重心更都是在了老四身上,或许是受够了农村的生活,指望着有一天读出书出息的老四能带她重新回到城里养老吧。
到了成家的年龄,向阳心中早已属意上了同村曾经一起上学的姑娘。他托父亲找媒人说亲,可对方家中提出高昂的彩礼,母亲万万是不应的,他知道母亲是要留给老四。
他也明白,穷乡僻壤之地,若是家中有儿有女,用女儿换得一些高昂的彩礼钱来给儿子娶媳妇已经是这条村惯用的习俗啦。拿不出相应的彩礼钱,就算男女双方属意,也是敌不过现实的。
那天,父亲拉着向阳蹲在院外的墙角,高原上的烈日照得人无处遁形,父亲抽着烟斗久久不作声,四周安静得只有草烟燃烧和父亲时不时吧唧两口的声音。直到过了许久才跟向阳悠悠的说出,母亲给向阳找了一门亲事,女方彩礼要的不高,操持家务针线活样样能干,屁股大也好生养。
向阳明白了,一个是自己喜欢但出不起彩礼的,一个是连面都没见过但彩礼不高父母相中的。
这片黄土上的男人,学会认命是他从出生开始就知道的事实。没有过多的挣扎,结婚成家,一切都在父母的操持中有条不紊的进行。
见过两次面,一次想看,一次提亲。可直到结婚那天才记住了娥子的长相。
认命以后,是想和娥子好好过日子的。婚后渐渐了解才知道娥子大字不识一个。生病要买什么药怎么吃都是靠向阳顾着,家里的换粮钱也是交由向阳打理。因为不识字娥子极依赖向阳,生活中也是诸多不便,于是向阳想教她识字,先从自己的名字和识一些基本的数字开始。娥子并不聪明,认一个字往往需要许久的功夫,这让向阳渐渐失去耐心,暗暗在心里与他那女同学比较。
他知道,娥子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屋里屋外都打理得当,还做得一手漂亮的针线活,时时贴补家用。
可人呐,最怕的不是未曾拥有过,而是拥有过却得不到的最为美好。农耕忙碌的时候还好,最怕闲时无事的日子,各种欲念比较就像蛇虫鼠蚁般无孔不入。
为了抑制住内心的躁动,抽烟喝酒赌牌九成了向阳的寄托。空闲时只有沉迷在其中不让脑袋有过多的遐想,才让他觉得自己依旧是一个合格称职的丈夫。
不曾想,一次夜深回来,因为老二发烧找不着人,娥子大发脾气,那狠毒粗劣的言语,那张牙舞爪的神情,这种情形向阳只在别人家见过,何曾在自家见过这般泼妇模样,一时脑热便一巴掌挥了过去。头脑空白,手心发热,内疚的朝娥子看去,捂着脸瞪着他的模样像是恨不得吃了他似。正想说些什,娥子瞬间就倒在地上大喊大叫撒泼打滚起来。顿时向阳心中那仅存的内疚也被她这戏剧的举动给消失的无影无踪,就这样静静看着她如何收场,呵~这就是自己娶的贤能妻子。更想不到的是,她居然爬起来就往外冲,借着黑暗瞬间消失在尽头。
两个孩子吓得早已哭闹起来,隔壁老张也过来探望,一个家闹成这样不是向阳所想,瘫坐在门槛上,捂着头恨不得深深地埋进这脚下的黄土里。
冷静片刻后,娥子还未回来,夜深人静,深怕她再出点意外,身为男人这是向阳最不能承受的结果。将孩子托付给邻居,便去寻她。不管怎样她都是他明媒正娶,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
寻回娥子以后,原本平静祥和的日子不复存在。从本是话不多的两口子,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是尖酸刻薄的冷嘲热讽,向阳真是受够了。忙活完,靠着烟酒麻将来麻痹自己的日子更是频繁起来。这样的日子就像一个无底深渊,深不见底,直到一次,娥子借着吵架的劲头,毅然决定跟村里的姐妹去往其他城市打工,才算平静下来。
对于在外打工,按时打钱回来供孩子读书的娥子,向阳也是万分愧疚,可是每当因为内疚有想跟她好好过日子的心时,都会被她刻薄的语言给生生压了回去。
就这样分开12年,聚少离多。分开的日子,向阳再次遇见了那个曾经的女同学。她过得并不好,老公和孩子因为意外相继都没了,自个回来村里,可外嫁的女人回村是不会被待见的。开始是出于怜悯,向阳会帮衬着一些农活,偶尔还会转点钱过去。后来,是因为两颗寂寞的心吧。他知道一点风吹草动都是逃不过村里的闲言碎语,他也知道娥子每次回来冲他发出的怒气,不仅仅只有这么多年来的委屈,他无力反驳,只能日复日的逃避和麻醉自己。
直到这事被女儿发现,女儿并没有像娥子一样和她妈一起大吵大闹,把事闹大,而是和儿子私下轮番将这么多年来的日子都细数了一遍。向阳知道,他们都已经是做爷爷奶奶的人啦,半身渐入黄土,最终留下的不过就是给后人的一点名声罢了。若是事情闹大,家更不安宁,面对村里的指指点点,今后子孙后代又怎么还有颜面在这片土地来祭拜。
如此这般方没有再继续下去,断了年轻时的最后一丝念想。他知道,终其一生,娥子都是他这辈子的责任和义务。
年岁不饶人,如今儿女成家再无牵挂,娥子也是时候要回来啦。回来以后的日子必定是煎熬的,可就这样相互熬着吧,指不定哪天谁就先走一步,没多少岁月可以折腾的了。
所幸,剩下的日子还有烟酒做伴,小赌怡情。向阳知道无论是从身体健康上,还是在陪伴上,子女和娥子都希望他能把这些都戒了。可是他们不明白,这一生为孩子忙忙碌碌,一辈子空虚的人生如今都可以看到尽头了,这些已是他精神的全部,支撑着他面对娥子的抱怨,支撑他在这片土地走下去。如果没有这一切,活着,对于他来说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