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地方,但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呢?是用来干嘛的呢?他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呢?它的原理是什么呢?他至今仍在使用吗?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一探究竟。让我们把历史的齿轮拉回到2600年前的战国时期……
当时的秦王想要增强国力统一中国,决定在西蜀地区,建立一个超级粮仓,可是有一条河叫做岷江,他经常洪水泛滥,东旱西涝,为了灌溉成都平原农田,李冰父子决定兴修水利,这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鱼嘴,第二部分是飞沙燕,第三部分是宝瓶口。虽然说都江堰是一个水利工程。可是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堤坝的水利工程。这也不得不佩服李冰父子的智慧。
开始修建时,李冰需要考虑岷江的水每年都会发洪水,所以他建立了一个“鱼嘴”他把岷江分成了两半,一半是内江,一半是外江。内江会灌溉成都平原,而外江则会以原来的路线走。这就解决了岷江发洪水的问题,而且外江的河道宽河床低,内江的河床高河道窄。在枯水期的时候内江会分走60%的江水,而我将会分走40%的洪水。在洪水期,内江会分走40%的江水。这样就保持了内江的水面高度基本一致。在分开以后,内江还会设一些s型的河道,这些河道可以把80%的沙子给分走,江水继续往前就是飞沙雁,他可以把沙子二次分流,接着就是宝瓶口,这里十分狭窄,水到这里就会形成一个漩涡,一部分沙子会储存在离堆,另外一部分会被再次甩到飞沙雁。
值得一提的是,宝瓶口那里,原来有一座山,李靖父子为了建造都江堰,把这座山给凿开了,当时他们采用了热胀冷缩的办法,先把热水浇在山上,然后再浇上冷水,这样他们只用了16年,就凿出了宝瓶口。
都江堰自从建成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在之前那么不发达的环境下,李冰父子,利用三项工程,成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让岷江的河水可以成功浇灌到成都平原,一直造福着成都的人民,是古代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