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深度思考一本书|第3本 】
《民主主义与教育》 D3~D5 精读3个关键点并概括
关键点1:教育的作用
长年远离老家的我,原来在电话里听说侄子两三岁的时候有暴力倾向,喜欢攻击别人,比如咬人。我听了有点担心,和家人说:这样不行,得教孩子。
这次回老家,吃过午饭,侄子坐在我腿上,和我说幼儿园有多少个班,小班中班没有作业,他在学校有个好朋友......还时不时的拥抱我,特别可爱,一点都看不出来任何攻击性。
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作用吧。
对于边界感非常强的小朋友来说,教育教会小朋友如何以文明的方式,更好的和他人、和这个世界相处。
听朋友说,养娃的过程中,是自己二次受教育成长的过程。有那么半天会觉得,孩子很可爱;但更多的时候,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的底线,便会无数次在内心抗争、隐忍,偶尔实在忍不住,会骂甚至打孩子。
孩子睡着之后,自己会反思,哪里做的不好。孩子是一面镜子,提醒我们那些需要不断优化的地方。
教育不仅限于学校,在家里,在工作中,甚至我们每个人独处的时候,它都存在。
教育教会我们,如何以文明的方式,更好的和他人、和这个世界、和自我相处。
关键点2:民主主义
我上学时,印象中的语文课、政治课,老师一般都是对着教案念书;我们不明白的时候,老师说,就是这样的。我一同学说:“给我一本教案,我也可以教语文。”
记忆中,小学、初中老师都有体罚。轻则罚站、用戒尺打手心;严重点的,隔壁班的老师让学生跪在讲台上,用戒尺打手心。我不知道这样的经历会给这位同学带来怎样的影响,所幸现在这样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
上大学之后,我第一次看到,学生有异议可以在课堂上和老师探讨;我很惊讶,但更多喜欢和向往这种方式。在农村、家长制严格家庭长大,从不质疑老师、长辈的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慢慢学会思考,也逐渐学会表达不一样的想法。
以后我会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一定会鼓励孩子多表达。
不论学校、家庭,用民主的教育方式代代相传,形成良性循环,会越来越进步。
关键点3:实用主义
中学时期看《老人与海》,绝对超级无聊,耐着性子好不容易看完,完全不能理解这本书好在哪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年重新翻开这本书。看的过程中不禁拍案叫绝:这本书简直太好了!不愧是经典。
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个人理解能力差异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原因在于,中学时期我仅仅把这本书当小说看。脱离了生活,而现在,接触了社会,我会把小说和生活联系起来。
同样的,以前读过不少书,可是过一段时间就忘了——我曾把这个归结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而现在,每周仍然读书,但每本总有一两个点印象深刻。
究其原因, 是因为我现在开始“用”书了。
学习理论知识,免不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知行合一,印象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