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残疾的我正在积极接受治疗,那你呢?

已经忘了从什么时候起,仅仅在排队的几分钟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看看微信刷个朋友圈,在坐地铁的时候逛个淘宝和考拉,甚至开车等红灯的功夫都忍不住拿起手机看,即便它根本就没有响……如果你也和我一样,那么,不好意思,我们都成了“心智残疾”。

这个概念不是我编的,而是来自于这本书——《深度工作》。

原文是这样表述的:“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在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如果你生活中潜在的每一刻无聊时光——比如说,需要排队的5分钟或者在餐厅坐等朋友时都需要用智能手机打发,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心智残疾’。这是你的大脑已经不能够胜任深度工作……”


今年是我本科毕业的第十年,最近的一些同学聚会交流中发现自己和事业较成功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已经不是一点两点。我有两位非常优秀的女同学都成为了上市公司董秘,而且她们的孩子乖巧聪明又可爱。让我想起那位叫吉田穗波的日本女医生,她在全职工作期间生了5个孩子,后来又留学哈佛两年,还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还有我年轻的90后妹妹除了单位的工作以外还正在积极创业做得如火如荼。

更具代表性的是本书作者本人——卡尔·纽波特,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终身教授,同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出版了4本书,发表了许多学术性文章,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但是,别以为他就是个工作狂而已,要知道他在5点钟以后就不工作了,陪伴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特点:擅于“深度工作”。

看到这里千万别被以上鸡汤假象所迷惑而不往下看了,要知道教授写的书总是建立在各种科学理论认证的基础上的,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真的能够帮到我们。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与之相对的是——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作者认为在新经济形势下,有三类人特别有优势:可以很好操控智能机器并具有创造性的,在所处行业中最优秀的,以及资本家。其核心能力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达到精英层次。

这并不是说深度工作是唯一有价值的技能,没有这种能力的人也可能做的很好,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发展,大量从事浮浅工作而不会深入思考的从业者将被淘汰。


从神经学角度,大量科学实验发现拥有深度工作能力的人大脑中髓磷脂的含量更多,杏仁核控制力更佳。

从心理学角度,积极心理学开创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教授提出在高度专注的活动中人们更容易获得心流。

从哲学的角度,浅薄易沉沦,深度易繁荣,启动你的匠心,活出专注的人生,成为“深度智人”。

反观当下,大多数的雇主和雇员都把忙碌和加班视为是否是好员工的标准,而忽视了看似忙碌的过程中多少是真正具有有效产出价值的。科技给我们带来便捷和帮助的同时,智能手机和各种app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把我们绑架,把我们的时间精力吸进黑洞。

整个社会变得浮躁,变得浮浅化。这让具有深度工作的能力的精英变得更加稀缺。


既然深度工作的有效性和价值得到了论证,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做?作者提出了深度工作 4大准则:

1、 工作要深入(好像是废话);2、拥抱无聊;3、远离社交媒体;4、摒弃浮浅。

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讲以上方法总结成最凝练的一句话就是“提升专注力,戒掉手机”!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可以这样来具体运用作者的准则治疗我们的心智残疾:

1、学会时间管理。

利用番茄工作法等工具,在30/60/90分钟内专注从事深入思考性工作,随后安排10/20/30分钟处理邮件回复微信等。在并不长的几十分钟的深度工作中,你一定会有无数次拿起手机的欲望,克制住,不要看手机!注意你所需要管理的不仅是工作的8小时,而是整个24小时,合理的整体时间规划能帮助你拥有更多深度工作的时间。

2、21天形成一个习惯,坚持吧少年!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得到锻炼的,学着经常调动你的系统二来思考问题,让你的大脑运作起来,并且坚持。(什么是系统一系统二,参见《思考,快与慢》)。

3、懂得放松。

刻意练习的作者艾利克森指出对新手来说1小时左右的高度专注工作比较适合,对于专家来说可以达到一天4小时。不要太大的压力,要会给自己的大脑洗澡。

4、学习冥想。

把我们闲散碎片刷手机的时间改成一小段冥想时光。等红灯的时候做几个腹式呼吸,等人或排队的时候在脑海中画一幅美好的画面等等。如果你能进行专门的冥想练习或瑜伽,那对于大脑的专注能力会有更大地帮助。

5、那些社交app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真的朋友不会因为你是否给他点赞靠近或离你而去,泛泛的点赞之交也真的不会给你带来多大的意义。如果可以,关闭朋友圈、注销微博,或者关静音只给自己固定的一小段时间浏览,而不是时不时地习惯性刷朋友圈或微博,和无休止地逛淘宝。

6、掌握工作主动权。

如果你是经验不多的新人,必须做大量的浮浅工作,那么努力提高效率,尽量安排出深度思考的时间,为发展做积累和准备。如果你已经是职场老鸟,却仅仅只做百分百的浮浅工作,那么早点谋划如何转型到一个重视深度工作的新岗位吧,一份不需要深度工作的工作不可能使你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取得成功。

我是一名职场妈妈,白天工作,回家带娃,路上来回3小时。留给自己的时间本就不多,还被不断刷手机的恶习分割成地支离破碎。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学习又怎么会有进步。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和帮助很大,我想和大家分享。

2018年到目前我读了24本书,计划是一年读50本,按照目前的进度应该会超额完成。第一次尝试把读书的总结和感悟分享给大家。期待未来更多地共读好书,一起进步。


So,让我们一起成为浮浅世界里的深度信徒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安东尼﹒达尔梅斯﹒塞汀朗吉思,《知性生活》


延伸阅读推荐:《心流》、《思考,快与慢》、《人生效率手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浅、碎片化所带来的危害 在谈深度工作之前,让我们先看到几个数字:根据统计重度智能手机使用者每天里:要触摸手机52...
    钓飞碟Svan阅读 5,744评论 0 9
  • 简单and快乐阅读 2,394评论 0 1
  • 余生不长,没空恭维浅见。
    楼关听雪阅读 1,794评论 0 1
  • 将一个需要排序的数组先把它从中间一分为而,然后在对每个子数组递归排序,然后将两个排序好的数组合二为一
    Veteor阅读 2,271评论 0 0
  • 以为学习可以改变一切,肯定是会招致失败;以为不学习改变一切,会招致更大的失败。读书、努力可放在类似语境,通用于内因...
    乔依依阅读 9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