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记事起,清明就一直是我们家族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相较于古诗中提到的扫墓的行人悲伤至欲断魂,一些旋律中愁绪郁结、呜咽低沉的情感基调,我们家族的清明,并没有这么重的心理负担,倒是更像一次制作传统美食、怀念过去时光的家人团聚。
22年前的清明,母亲就是吃了家里做的艾饺,几天后生下了我,所以清明于我,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愫。
我稍大一些,就能在奶奶包艾饺时,挥舞着肉嘟嘟的手,装模作样地揉揉奶奶和好的面团,感受着艾叶特有的芳香和面团的温度,并在面团上留下小小的爪子印记;一会儿又趁大人们不注意,迅速抓起调羹,舀一勺芝麻豆沙,塞得满满一嘴,在奶奶嗔怪时露出满意的、沾满豆沙的笑脸。
慢慢地,妹妹出生了。之后的清明,更热闹了。我仗着资格老,总是一脸严肃地告诉她,奶奶和好的面团小孩子是不能碰的,而我,就在说话间,将爪子肆无忌惮地伸向面团。对于我这种言行相当不一致的行为,那个还留着鼻涕的妹妹,自然是不买账的,眨着眼睛,伸手也要玩面团。我不让,去阻止,两人就打闹起来。结果,就是被奶奶一起赶出了厨房,末了,还分到一人一个舀满芝麻豆沙的调羹。孩子就是好糊弄,拿着调羹,两眼放光,也不吵了,开心地一前一后跑到阳台,美美地去舔豆沙了。
每当回忆起这段故事,奶奶便无可奈何地说,那些年,她都要比之前做更多芝麻豆沙馅,因为有一部分都让我们俩吃掉了。想起来,奶奶自己做的芝麻豆沙,真的很好吃。黑豆煮熟,捣碎;芝麻炒出香味,碾碎;上一年桂花最盛时节,取最好的花挑拣后酿成的蜜。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组成了记忆深处经久不散的香甜。
而在包完艾饺后,原先装着馅料的碗上必会有残留,于是,我和妹妹新一轮的争夺便又开始了。妹妹好哭,怎奈我也没比她大几岁,自是不愿让着她,哈哈,犹记得小时候的清明,妹妹没少哭。
艾饺一年一年地做,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长大,等到小妹妹能参与这项“玩耍”时,我们已经懂事了,不会再去面团里捣乱,不会再争抢芝麻豆沙,不过,取而代之的是光明正大的“品尝”。而在我们的这种表率下,小妹妹对馅料的执念并不亚于我们当年,或许,对于香甜的东西,小孩子天生就无法抵挡吧。
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会提前一天,到奶奶家吃晚饭,做艾饺。不管人在哪里,大家都会尽量赶过来,来赴这场记忆的约。
这么多年了,我从没有缺席,除了高三那年,学校里补课,没办法回家。虽然趁着课间,跑到公共电话处,往奶奶家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他们正和往年一样,将艾饺制作进行得火热。但无法参与的我,在挂下电话时感到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
那时候的我,突然意识到,艾饺对于已经长大的我们来说,或许早已算不上什么诱人的美食。而真正在心上,让我们放不下、无法割舍的是对家人的情,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是对这种传统手艺传承至今的崇敬与感动。
所以在几天前,一种想将我们这里的清明传统,变成文字,让更多人了解的想法愈来愈强烈。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有必要在传承的同时,将它传播。
对于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几乎是举国皆知,而且也配有特定的传奇故事以及各种说法。而清明吃艾饺的习俗,范围很小,仅为浙江这一带,但有些地方是青团,不及艾饺制作工艺的精细。而对于清明的起源,多与介子推有关,可能是涉及的历史、人物太复杂,清明的起源还是在我学习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时,才有所了解,之前大人们并没有讲过。相比较于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我更喜欢“春城何处不飞花”“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灵动与悠然。那时读来,无由地觉得《寒食》一诗特别美,无论是描述的场景还是韵律,都让我欢喜。
今年的清明,大家又在感叹时间流逝得太快,似乎去年做艾饺的场景还在昨日,而手中真实的触感明明白白地在告诉我们,又是一年清明时。一晃这么多年,连小妹妹都长得很高了。没有人再给奶奶帮倒忙,也没有人会去争抢那最后沾满豆沙的碗,甚至连偷吃都鲜有了。我是一个怀旧的人,我真的很怀念那时的打打闹闹,那时候的清明仿佛别有味道。
恰逢今年的农历生日赶上了清明,很久没有在家过生日的我,那天拎着蛋糕,像个孩子似的一路蹦到奶奶家。切蛋糕时又和两个妹妹摆姿势拍了好久的照,连小妹妹都故作老成地“嫌弃”幼稚的我。一个朋友给我发祝福时这样写道:“恭喜你又大,哦不,又小了一岁!”哈哈哈。虽然年龄在增大,但心一直没有变,有着赤子之心的人,才会可爱,不是么。
敲完这篇文字,就要收拾东西,准备离家了。
相聚匆匆,所以才珍惜相聚的时刻,清明的艾叶香,就像亲人的挂念与关怀,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