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汉江市骄阳似火,大地就像是上了气的蒸笼,透过空气朝远方望去,在阳光的炙烤下,空气也变得波光粼粼,人走在户外,就像驾驶一叶小舟在大海中颠波,精神晃晃忽忽的。好似稍不留神就会栽倒在地。
王一男近来太累了,他想找个地方去避避暑,让疲惫的身体与紧张的精神放松放松。去年,他去了有小汉口之称的利川苏马荡,那里是湖北省最西端,以前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人迹罕至,当地因山高全年气候寒冷,无法种植各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山上除了土豆就是玉米,穷的很。自从利川搞了避暑经济后,汉江市及重庆市大量人口远赴千里前去纳凉避暑,每到夏季利川全市基本是人满为患,当地人依靠这种避暑农家乐的模式基本达到了脱贫,大部分已经至富。
今年,王一男想换个凉爽清静一点的地方。一天,他在手机上看新闻时,一条保康县的宣传片深深吸引了他。保康县位于湖北西北部,属襄阳市辖,是襄阳唯一的全山区县,全县800米以上高山占5O%以上,全县最高峰达2000米,最低只有150多米,800米以上高山夏季气候凉爽,很适合做夏季纳凉经济。当地干部通过到利川学习考察,从去年开始,也动员山区百姓搞起农家乐,接待汉江市及周边游客避暑休闲。
王一男对保康以前略知一二,他有一亲戚在保康居住,以前以种香菇木耳为身,但当地交通条件有限,好的山珍运不出境,当地居民真的是穷的叮当响,八十年代前,基本上吃的是土豆玉米返销粮,住的是茅草土坯房。
王一男选择了去有保康屋脊之称的龙坪镇,这里全年平均气温8.5度,夏季平均气温22度,很适合避暑度假。
王一男驾车从麻安高速驶入保康县境内,才知道什么叫全山区县,汽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盘上盘下,一眼望去,除了近在咫尺的山头和绝壁还是山头绝壁,哪怕一小块的平地也不曾见过。
车在山道上弯弯曲曲,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就象一叶小舟在绿色的大海中飘荡,不知什么时候能驶出这大山深处,心中很是忐忑。
走了约莫二个小时,车来到一个高山峡谷处,峡谷也不是很宽敞,但比一路上山路宽了不少,马路两旁临山绝壁之下建起约几十栋三五层高的水泥楼房,这就是保康县龙坪镇了,海拔高度平均1350米,小镇不大,但干净整洁。
这就是王一男保康之行的目的地。
王一男来到预订好的名叫8号客栈的农家乐之家,客栈三层,一楼堆满了各类啤酒,主人说搞了个啤酒总代理,目前仅靠农家乐无法维持一家人生活,二楼是主人家自住,三楼才是客栈,共5个房间,十张床位,饱和接待能力十人,居住一月以内者每人每天100元,包一日三餐及住宿。一月以上每天70元。
房主是一位年近六十的妇人,一家人前两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从山顶搬至此处,老伴一年前因病去世,现一家四口人,女房主经营客栈及一小卖部,儿子媳妇经营啤酒批发兼一辆卡车跑运输,孙子在县城双语幼儿园住读。
全家人朴实善良好客,尽管我们住宿属于商业买卖关系,但女房主非常善良,每天都要询问我们吃什么,尽管有时客人说吃鸡,吃鱼等一些较贵的食材,女主人都会不计成本买回来做好,我暗暗算了一下,一个人就是一天100元计,除去一日三餐及水电,床位折旧,一个人一天最多3O元利润,实在微薄的很。
一天,吃罢晚饭,王一男顺着马路朝更高的山上走走,在一处山脚,停着一辆三轮小车,上面堆满了一袋袋辣椒,车旁站着一位老头,脚穿军绿色的解放胶鞋,穿一身迷彩服,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脸黝黑黝黑的,很像西藏人的皮肤,但看上去精神抖擞。
王一男停下脚步,与老农闲聊起来,老农说他在等收菜的卡车,这一小三轮可卖500元左右,他种高山疏菜,一年可收入十万元左右,他有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在汉江市同济医院上班,前年他给儿子在汉江市买了一套二居室商品房,花了一百多万元。
王一男问老农,你儿子单位不错,又买了房子,你为什么不去城里享享福。
老农说,现在政策这么好,自己身体又还好,在家做点事,攒点养老金,不去麻烦孩子、拖累孩子了。在农村山里过了一辈子,离开了大山,浑身不舒服,还是山里呆着舒坦。
看着老农满足又幸福的表情,王一男深深的感受到了,国家的扶贫脱贫政策真的是起到了效果,农民的日子看来是真的好过了,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越来越好了。
天渐渐黑了,王一男告别老农时,老农拿出几根自己种的黄瓜非要送给王一男。王一男望着群山之中的老农,身影虽那么瘦小,但老农的形象在他心中却越发深刻高大起来。
一周转瞬即逝,王一男要回去上班了,女主人拿出几个高山包菜送给王一男,他反复推脱,但女主说,东西虽不值钱,是她一片心意,能住她家里就是缘份,她非常感谢政府帮她们脱贫致富,也感谢城市人到她家纳凉,帮她们至富。
王一男带上几颗高山包菜,也带着全省以前最穷县的人民的情意,他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非常轻松的开着车,他心里充满了对善良纯朴的山村人民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