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待久了,你会被城市的喧闹、浮华所侵染,然后渐渐的开始迷失了自己...
我们常说:人这一生,要多出去走走,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外面的风景。让自己的人生道路阅历,丰富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每个人也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别人的路,我管不了,也代替不了,我能做的只能是走好自己的路。
朋友问:是不是跑步跑久了?已经开始腻了?想换个玩法,开始玩徒步了?
我想说:事实并不是这样,跑步早已融入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生活的必须课。而登山徒步,只是为枯燥无味的生活,多增添点乐趣。毕竟,人生苦短,我们要在仅有的生命期限内,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2017.1.1凌晨四点半,我想很多相聚跨年的人,都已经接近尾声准备散场了吧?而我们一行四人,也开始从南京驱车赶往目的地安徽宁国的大塔村。到大塔村的时候已接近九点,由于提前订好了农家乐,所以到了把行李放进房间再出发,并没有耽误太多的时间。而选的这家农家乐就在吴越古道口下面,所以很快的我们就开始古道徒步。
吴越古道全长35公里左右,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由于距离时间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的路线是从宁国这边开始上古道的。从山脚而上,古道全程都是石板铺出的石路,溪流伴旁,一路而上,溪水从上流下,形成各种小瀑布,水声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形成一幅美景。在走古道上,我们一路感叹,因为被古石道所惊骇,庞大的一块块石头镶嵌于山道上,在哪个技术并不发的年代,古人是怎么把那么多那么大的石头所铺嵌的呢?就如现在很多重卡科技并不能驱于山中,让我们现代人去做这个工程难度也是非常的巨大哦,想到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想想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无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道在山旁水,蓝天白云,树木相伴,仿若置身于在画中。有山有水好地方,一点都没有错。你走在其中,看此美景一点都不会觉得身体的疲惫。
行走俩三个小时你会看到俩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远看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就是浙北三关的千倾关,千倾关是古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
过了千倾关,再向前走上几百米,就可以到达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了。
浙西天池既千顷塘湖泊,它位于安徽宁国与浙江临安边界,宽达千顷,水深二十多米,海拔在1100米。天池其实是半人工半天然湖泊,传说是梅花鹿的栖息地。原叫千顷荡农牧场,在一九六六年一月至一九六七年七月,俩百零八名杭州知青及带队干部在此创建农牧场,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下,劈山筑路,割草盖屋,烧荒垦地,开渠造田,种粮种菜。牧牛放羊,至今为四乡传说。在一九七三年十月至一九七九年十月又有当地知青,干部,群众共三百余人相继上山,筑堤围塘。
由于季节的原因,冬天树木凋零,没有了万花盛开、春意盎然的美景,但好在天气晴朗,蓝蓝的天,映衬着湖水,别样的景致映入眼帘。走在湖边,看着清澈的湖水,虽然在寒冷的冬天,还是没有忍住的脱下鞋子卷起裤脚下去感受下,寒冷的池水透过脚浸入全身,不停的打抖索,下水几秒钟后再上岸你会觉得非常的舒服,疲劳感都被湖水会治好了似得,先冷后热。冬天断雨季节,在平时看不到的石头也都裸露了出来。风景美如画,一点都不为过,真的是会让你流连忘返。
其实,对于去过徽行古道的我来说,吴越古道真心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好在天池是徽行古道所没有的,从而也弥补了这个缺点。准备在开春,小草冒绿,柳树发芽的时候,再去一次天池,去感受一下这不一样的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