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看过一部李少红的电影《血色清晨》,闹腾腾地记下了一个大家都晓得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的杀人故事。后来才知道,这个电影的灵感来自著名的拉美作家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故事讲得有趣极了,也规矩极了,从交代原由,到事件过程,周围反映,到结局,完满好读。故事讲一对兄弟有一个刚结婚的妹妹,婚后洞房被男方发现不是处女而被退回。妹妹被退回来后,两个哥哥就审问妹妹,最后把怀疑对象落在了某一个男人身上。
有了疑犯,两兄弟就开始大声吵闹,说要杀了他,叫嚷声四邻都听见了。然后他们还准备凶器,从路人身上抢,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他们的决心:我要去杀人,你们看啊,我要杀那个坏蛋。但其实在整本书中,这个过程我可以完全得到另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俩兄弟根本就不想杀人,他们的心里在大声喊:我要杀人了,你们拦住我吧,不然真的要杀人了,要出人命了!
而众位看官是何心态呢?从各方面知道这件事的旁人,谈论着这件事,并且以为已经告知了被杀对象的家人、朋友,他们拿紧自己手中的工具,以防被俩兄弟抢去作了杀人凶器。然后,就用谈论、旁观和以为来推动这件事的发展。
可别忘了那个被怀疑因而要被杀的对象某人,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没跑开,没逃走,没有任何应对准备。看完了书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犯了那些事。只好揣测他,或者是心中无鬼,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或者是生性懦弱,不敢反抗,消极等待;又或者是太过自信,不相信那俩兄弟会真的杀上门来。
这就是一个本来只是虚张声势,最好却没有退路,没法下台,而恰好观众、被杀者都还很配合,只好演绎成的一次凶杀。
我努力把这个故事讲完,是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响当当的哥伦比亚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比如那本《百年孤独》我始终是没看完,看不懂。好在有这本《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还有那本我钟爱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看起来能把故事看明白。
马尔克斯是一个以孤独著名的作家,他曾经说过:无知会造成孤独,自私会造成孤独,竞争与比较同样会造成孤独,而贫穷更是一种孤独,是孤独中最刻骨铭心的一种——甚至可能使一个落后的民族沉沦或枯萎。在他无数的作品中,深刻的追忆都浸透了孤独,他以此唤醒人们对孤独的正视,解剖和接受、改进。
而这本《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足够准确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孤独的隔离——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他说:“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在今天,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重读这本书,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