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地教育吧
“务本业者,其境常安。”有人常常感慨自己的生活十分空虚,犹如随时都可能消失的泡影,虽然存在但找不到真正的意义。要问农民伯伯什么时候最开心,那一定是收成好的时候,因为他们辛苦劳作,在丰收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丰收的喜悦。教育工作者也是如此,让老师留恋那三尺讲台的,绝不是名和利,而是对教育用心的付出与投入。如作者所说,“我们要使教育人生充满快乐,就一定要在工作中快乐起来;而要使自己的工作快乐起来,你就一定要投入与付出。”正所谓“务本业者,其境常安。”
作者希望青年教师能真正投入工作,感受工作成就带来的快乐,其中两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一、工作和生活非对立面。文中作者引用了马克思的理论,表明工人在工作中常把劳动当作外在的东西,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感到不自在。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工人把生活和工作放在了对立面,这就和如今一些年轻教师的想法一样,“教育是一份工作,工作是为了获取报酬,报酬是为了工作以外的生活。”如果我们的一生都是为了计较工作和生活的得失,那人生大半的时光都会是在痛苦与抱怨中度过的,到最后你又收获了什么呢?工作占了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时光,如果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那也会让生活感受到乐趣。
二、合理计算,有效投入。文中通过列举管理专家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有效投入的重要性。与其每天杂乱无章的处理琐碎的事情,不如给自己施加压力,把次日重要的几件事,按轻重顺序依次排序,次日将已完成的每件事逐一划掉,未完成的事放到第二天。这样做事的好处是,处理事情的轻重缓急十分清楚,在给予自己一些做事压力的时候,也带来不少的满足感,在来不及思考中,已经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并感受到了工作带来的乐趣。
为什么大部分人的一生中最难忘的是学生时代,因为那时候的自己,心无旁鹜地奋斗努力过,其实那时候的自己并没有消失,工作开启了新的大门,打开另一个航线,等待你扬帆远航。如若思考清楚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不必迟疑,放开自己去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