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计划行程是昆明→大理→丽江,本来想去香格里拉或者西双版纳但是没有票。
本来明天想去丽江,但是没有抢到玉龙雪山的票,加上都是逛古城人太多准备返程。
还有就是得攒钱买手机,今后出行多拍点好看的照片。
主要在于过程吧,可能是没有规划好,相关景点隔得太远,古镇太相似就没有达到预期,加上国庆太多人了,什么都要排队。
但是也有学到和看到很多,从大理开始有一种感受那就是,云南是一座需要慢品的城市,快不来,但同时很多都商业化了,走在大理古城我能感觉很像我家那边的古城很像我妈那边的古城。
看海,温州的海、深圳的海、厦门的海,好像都见过,我在想怎么去感受一座城?
是鲜花饼、编织袋、扎染还是......
当然也不完全没有收获,就那把逛过的地方一一展现出来。
菜市场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出去旅游会去菜市场逛。
像极了老家的赶集,水果很便宜,买的阳光玫瑰只要6元一斤。
看到了比脸大的芒果和石榴。
还有很多没见过的水果。
很多卖青菜、桃胶、野生菌......
还有还多,拍的照片不多,就准备去吃早餐了。
之前有看简书友友分享饵丝,我感觉饵丝的味道有点像年糕。
豆粉的味道很像我们老家的擂茶,只不过擂茶里面没有加葱。
吃完早餐本来想去民宿收拾下,但是民宿还没有空房,那就索性去洱海环一圈。
环洱海
看到小红书的种草,好想去那几个洱海打卡地,只可惜来的这几天都是下雨,风景不出片,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西线,东线的风景会更好。
1.喜洲古镇
我是看到小红书说这是《去有风的地方》拍摄地,看到有扎染可以看看当地民族特色,应该还有白族的风情。
因为是坐的观景大巴,时间得按照大巴时间来,主要时间花在了车上,堵车严重。
去到喜洲因为只计划2个小时,买了观景车票和小火车票,还好喜洲有稻田不是泥巴田,意外的坐了一个小火车,不过,要是特意来坐一趟我觉得没太大必要,不过稻田拍照的人真得很多。
我本来在想那个白色是什么,仔细一看是安慕希的广告。
坐着这边的稻田火车,想去对面的稻田。
真得的是金色的,要是阳光再好点就更好了。
喜洲的打卡墙人太多,匆匆地拍下了这个没人的标语。
在车上乘务员就说,喜洲有三大吃的可以尝试,一个是破酥粑粑,一个是酸辣鱼,还有一个不太记得了。
但是,可能不太符合我的口味,可能酸辣鱼会更适合我一点。
喜洲可能是时间太赶,可能是商业化了,我读不出白族的风俗,我可能还没好好走进感受。
很多人去听了颜家大院的讲解,我想赶着去下一站双廊。
2.双廊古镇
路上堵车,特别堵,应该花了近2小时。
看到这个门,我想到了老家的桃花源。
无意间看到了一家叫风渡的小店,想着双廊任意一家店应该都不会踩雷,但这是个意外,踩雷了。
店装修还不错,但是物价有点贵而且不好喝,做出来和价格不匹配。
吃了豆腐,味道刚刚好,辣度很和口味。
双廊古镇没有待很久,因为想赶着回去逛古城吃东西,回程的路坐了很久,久到洱海边的每一站都到了只是是在车上逛完的,堵车路程花了2个半小时。
如果要去,晴天白天去洱海东线会比去西线的喜洲古镇和双廊古镇有意思,风景会更美。
3.小普陀
没有拍照因为没有坐在看海的那边窗户。
看着有一座小岛,很小。
4.理想邦
这个站需要在下午5点半之前进去,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看不到里面的景色,听说很值得一去,建筑很像希腊的圣托里尼。
手抓饭
想着米线吃过了,野生菌火锅吃过了,想着吃吃手抓饭。
这里面有各种肉,像是烧烤,鸡鸭鱼牛肉,有饭和土豆,里面的灰色的糯米饭很好吃,像是在老爸朋友家吃的八宝饭。
饮品泡鲁达不是很爱吃,太甜,比起甜还是更爱酸辣。
吃完准备回民宿啦,回民宿的路上顺带到古城逛了一下,晚上的古城和早上真得很不一样,古城还得是晚上热闹吧。
庙
古城里面有一个庙,看到有解说,我就去凑热闹了。
介绍了孔子,大理文化和唐伯虎,我想大理之行还是有意义的,感受了不一样的文化。
知道了拜见老师的姿势,听讲解员介绍了各路佛和神,讲到白族建筑的时候有讲到福是正着贴的。
讲到花纹,说是哪个做主哪个在上,女主人做主就是凤在上,否则龙在上。
当讲到唐伯虎的时候,
这个字觉得特别有意义,可以分享给大家,才→财。
庙出来无意间走到一条街,全是酒吧,但是在有一家店的时候民族风音乐还不错,很放松,所以这座城市可能慢下来听听歌会是不错的选择。
路边突然间看到一家缅甸馆,走进去是卖翡翠的。
看到集邮还逛到一家鲜花书签有点想买,但还是忍住了。
在小店买了一杯手摇酸奶,结束了一天的旅行。
大理,这座风花雪月的城市,风是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房屋都是设计成尖角形我不知道;雪是苍山吗?花好像是山茶花,那月便是洱海。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该怎么去感受一座城市,在今天早上滴滴师傅的对话里我好像有点了解这座城市了。
大理古镇都商业化了,要玩东线洱海晴天的风景还不错。
当地人有时候会去山上烧烤,我想或许经济不富裕但生活很不错。
听司机说当地人很迷信,会烧香拜佛。
这里大部分经济以旅游为主,其实贫穷的人还是很多的。
可能洱海周边民宿带富了一群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村里和山里的人生活条件还是欠佳的,旅游至少帮忙修了路。
如果靠旅游业,疫情是不是让这座城萧条了很多;我在想没有游客的时候他们是怎么生活。
可能物欲没那么强烈的时候,生活好像并不会因此而不快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
还有什么,这座城在北回归线,天气像心情,心情也像天气。雨,来也快,去也快。
也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独到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