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给你介绍下他提到的另外四个思维误区。
第六个误区是:我们会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或可能失去的东西的价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称之为“禀赋效应”。当我们拥有了一样东西之后,这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有了更多的价值在里面。
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名词叫“宜家效应”。它指的是,因为有了我们自己的投入在里面,某样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有了更多的价值。比如,自己组装起来的宜家家具,自己认为就要更好一些;自己动手做的手工板凳,其实质量显然不如工厂做的,但我们认为自己做的应该更贵更好。
在买卖房子时也很容易产生这种误区。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相信自己的房屋装修的很好,因此将来卖房子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房子的价格应该更贵。应该认识到,我们的品味很有可能只是我们的品味,别人或许有不同看法,因此不会给房子带来价格增值。装修本身没什么不对,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装修可能只是提高房子对我们而言的价值,对其他人而言未必如此。
第七个误区是:我们很在乎公平性和费力程度。
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就说明了人对于公平性的重视,很多时候是可以让人做出损害自己的利益的决定的。
最后通牒实验最简单的版本是,两个人平白得到了100块,然后由其中一个人进行分配。如果理性地来看,即使分给另一个人1块钱,他也会接受这个分配,因为反正是白给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在少于一定数额时——实验者发现在每个国家这个数额都不同,分配都会被拒绝,因为另一个人认为不公平。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是,在高峰期打车非常困难,这时候需要加价才能打到车,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有的人就会认为,这不公平,因而拒绝再打车,宁肯走回家。或者即使付了高价,此后也会有一段时间拒绝使用同一个打车软件,因为认为这个公司做事不公平。
再比如,平常一把伞只卖10块,雨天商家卖20块,你会选择淋雨还是选择多掏10块?
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建议就是:“不要纠结某样东西的价格是否公平,只需思考它对我们值不值。”如果你觉得值,那就痛快付钱,不要纠结于自己是否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除了公平性之外,我们对某样东西是否费了很多功夫的判断,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
举个例子,你的车坏了,你把它开到修车铺去,如果师傅费了半天劲才把车修好,你就认为自己的钱花得值;但是如果师傅很快就把车修好了,你可能认为,原来这么简单,凭什么要收我这么一大笔钱?
但是,在修车人看来,“知识和经验是有价值的”。修车人服务的价值,“并非来自我们看到的时间与心力投入,而是来自他们一辈子发展自身专长所投入的时间和心力。”尽管看起来毫不费力,但是在背后他们可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达到这种境界。否则,为什么你不自己稍微学习下修理手册,把自己的车给修了呢?
商界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有些广告会强调,自己的产品,经历了多少能工巧匠、多少道工序才做出来;还有一些商家会把产品的生产流程给透明化了。因为,可以通过透明化来表现自己多么费功夫。这些,都是为了让用户产生钱花得值的感觉。这个时候就要当心,不要被表面上的费工夫给骗了。还是要看产品和服务,最后到底好不好,对自己有没有价值。
第八个在花钱方面的误区是:我们会相信语言文字和仪式的神奇力量。
如果某样东西消费的流程冗长、浮夸,我们大概就会为这个冗长浮夸的过程多付钱,尽管这些描述、过程和仪式可能并没有给产品本身增添什么实际价值。
举个例子,一瓶葡萄酒,如果只是简单的包装,拿到办公室用一次性纸杯喝,我们可能不会觉得有多好喝,也不会觉得值得为这瓶酒花多少钱。但是,同样是这瓶酒,放到一个高级餐厅,配上餐厅的气氛、专属的酒杯和服务生对这瓶酒酿造年份和方法的讲解,价格就会贵上好几倍。
当然了,语言文字和仪式确实能够改变我们体验某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因此,如果你已经花了钱,那么就拥抱它们,让它们帮助你来增进体验。你可以尽情去感受一瓶酒背后的历史和匠心。
第九个误区是,我们会把期望化为现实。“期望为我们提供理由,使我们相信某个东西将是好的或者坏的,美味的或者难吃的,期望并没有改变这个东西的本质,但是期望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和体验感受。”
因此,有时候其实我们是在为我们的“期望”花钱,而不是在为这个产品的本质花钱。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点,就要把自己的期望和现实分开,提醒自己,不要把期望当事实。
以上就是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提出的,人在涉及到金钱的决策上,经常会有的思考误区,以及怎样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