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似乎在很多论坛,都是隔一段时间就会热点的讨论一次。
分两派,学区房能上好小学,好小学意味着好中学,好中学意味着好大学……有用;安得,学区房没用,小学那点东西,自己都能教,老师也不教什么别的,不如省下钱来住大房子,报课外班或者让孩子过快乐的童年……
都有各自的立场和道理。
也有人问我,既然拼课外班,也是朝着点招去努力的,学区房有啥用呢?
我的回答是:有用,有大用。
孩子上学前,我虽然不太懂北京的鸡娃事项,但也认真的思考过孩子的学习问题,是上传统名校,还是上私立,还是上国际学校,做了各种调研和思考之后选择的是传统名校。
且不说这几年学区房涨价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吧,就在学校里,真的获益良多。
我们就读的是西城的传统名校,多少年了以各种严格,和考试成绩著称。据某年的中考成绩统计,我们这所小学的毕业生中考平均分远超其他学校。根据各个中学老师口碑来看,也是比较偏爱我们这所小学的毕业生。
好的口碑集中在两方面:学习习惯好&书写整齐。
据说即便是密封卷,也能一眼看出来那些试卷是我们小学的。
当然以上都是各种口碑传播,未必严谨。
我只想说说我作为一名学生家长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入学,印象中第一天就给了一张A4纸,明确罗列了本学期的各种要求,上下学时间、需要准备的文具、各种注意事项。
需要准备的文具详细到需要几个什么样的本,田字格,双线格,大单线等等,需要什么样的笔,什么样的纸,什么样的配套。
拿着通知一次性采购完之后,果然整学期不需要再做任何手忙脚乱的采买工作。和其他学校三天两头今天通知明天要家长着急忙慌各种采购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学校对一个学期的需求,是做了认真总结和规划的。
从第一天上学开始,老师就明确说不会在家长群通知任何作业,作业会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自己学习记录。刚上学的时候,娃的记事本上都是拼音和简单的汉字组合记作业,例如就写三个字:ting生字,或者,zuo ji suan。
慢慢慢慢过度到整段的记录,慢慢慢慢老师要求记事本啥样要分礼仪、卫生、学习等等多个事项分别记录,这些小细节,都可见学校的用心。
对学习进度的推进,也非常有自己的节奏,刚入学第一个月,给足了孩子适应的时间,拼音,数字都很缓慢,老师在一点一点 教孩子怎么学习,怎么安排。第二个月开始,明显才开始各种带节奏。
要求每天在家听写生字词,每天做计算,打基本功。
老师在学校,带着各种阅读,补充。数学受限于教学大纲,老师就带着一点一点抠学习习惯,抠细节,抠答题规范,抠过程。
作为语文传统校,那更不用说了,一二年级在学校就吧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背完,基本不用家长操心。三四年级直接进入阅读理解和作文的培养,基本上依赖校内的培养,孩子写个五六百字的作文,问题不大。
我曾经发过我们语文老师批改的作文,一字一句足见心血和功夫。
在校习惯也抓得很紧,行走坐卧老师都会很好的安排,保证安全,保证合理,保证孩子全面的发展。中午吃了午饭不仅能有序完成校内作业,还能带着去操场玩半小时。
特别是我们三四年级的班主任,各种班级管理,细致到人,让每个孩子都要为班级的事负一点责,带着运动,带着培养责任感,生生把我们一个体育困难班最后带到校运动会的团体第一名。
一招一式,足见章法。
名校还有一个好处,优秀的学生多,老师们就很清楚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应该给与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在很多关键节点上,老师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或意见。
例如要给孩子减压,例如孩子的优劣势在点招环境下是什么,例如家长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等等等等,老师都了然于心,一语中的。
甚至在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上,我都能感到老师付出的心血和精力。
讲真的,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上,学校基本上做到了全方位的要求和塑造,而我作为家长,只需要去配合学校,以及校外抓学习成绩。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始终是立体的,特别是幼年阶段,不应该仅仅聚焦在学习成绩上,他的行为举止,思想动态,学习习惯,能力培养,方方面面都要下足功夫。
在一个优秀的学校,家长需要操心的事变少了,做到家校配合,基本上已经得到了一个有良好基础的孩子,这个基础上再去拔高,事半功倍。
名校还有一个优势,拥有一群良好素质的同学和家长,在学校我不用担心孩子们讨论的话题是否健康,他们是否在交流各种负面禁忌,也不用担心遇到不好的家长。在校四年,我们这个班集体都是非常热情阳光向上的班集体。
每个学期都有家长组织活动,带孩子们去cs,去参观博物馆、观智慧农场、园博园、洼里乡居楼等等等,或者就是聚餐,组织孩子们进行一场热闹的聚会,并穿插各种表演。
在这样的班集体里,收获了友情,更收获了成长。
所以,你们看,学区房让我上了这所好学校,好学校帮我塑造了好孩子,这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我今天回头看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的。
人始终是个环境动物,在这样的好环境里,作为家长,真的省去了很多麻烦,收获了很多益处。
从红白校服,到红白校服,决不能忘记母校的培养,也不能忘记我们的班集体,为孩子的母校打call,为我们的班集体打call。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