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19年回顾的时候,我发现19年初的问题放到20年依然是个问题,虽然我依然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只是成长的速度比较慢而已,基于此我在19年底加入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年目标训练营。
在这个训练营里我们从对20年的期待开始,到核心期待,再到核心期待形成后的意向表达,然后形成具体的目标,继而想清楚达成目标的路径选择,以及在这路径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应对措施,最后将以上内容安排进年度计划中,并启动自己的第一个小目标。
复盘整个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1、目标思维
其实我知道自己对目标思维的理解是很片面的,因为我并不能把它解释的很清楚,因此我特意找了易仁永澄老师的定义:(永澄:目标,成事者的第一思维方式)
明确期待:无论自己现在多投入到某个点上,都问问自己的期待“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确定目标:面对自己的期待,思考一下当什么目标实现了,期待就能实现那?用各种澄清的方式(描述结果,描述状态画面,持续澄清)不断说清楚目标是什么。
目标分解:根据自己想要的结果样子,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以实现成果的任务。
突破挑战:将一切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最大的挑战上,所有的身心能量都集中在当下的挑战上,瞄准,调整,开枪。
忘记一切,继续下一个挑战。
回顾训练营的7大任务其实就是目标思维的具现,这是一个系统的做法,再回想对比过往我的年度目标制定,只能说做的太过随意,太过片面。
于我而言这其中的第一步明确期待是特别重要的一环,因为要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是从自己出发找出未来让自己满意的期待出发,这对从来都是被动运行模式的我来说是思维模式的一种转变。
如果把人前进的动力分为推力和拉力的话,那么过往因为焦虑或者恐惧(时间节点,任务没完成会被批评等)导致的推力就是我个人前进的唯一动力,而向往美好未来,期待活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的牵引力是缺失的,这个牵引力就是你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所以,对自我期待的探索是一个过程,是我未来自己要重点去学习和体验的。
第二阶段的明确目标是从自我期待出发,找到对实现期待有最大带动性的那些目标。这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描述期待达成后的意向或是画面,需要你在纸上画出未来的那个场景。
老师在这里特意提到了史蒂芬科威教授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提到的“二次创造法”:
任何事情都需要两次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Mental Creation),然后付诸于实施,完成现实中的创造或者执行(Physical Creation)。
这个方法其实也被我过往的实践所证明,每次要完成一个新任务的时候,如果在脑海里把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流程,注意事项全部提前都过一遍的话,后续任务的成功率就比较高。
可能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个目标的意象挂在你能看到的地方,让他时刻提醒你,要完成这个目标。这对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自己年目标的我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阶段的目标分解就是找到达成目标过程中的那些关键点,并通过适当的策略把这些关键点联通起来,最终呈现出一张路径地图。这个过程其实与第四阶段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首先对于达成目标的关键点选择就是一个问题,以我本身的第一个核心期待为例---为写一本专业书籍做好素材准备。这里的关键点就涉及了我对写书这件事情的认知有多少?他的流程是怎样的?分成几个阶段?有哪些容易掉进去的坑?.... 所有这些对核心期待(或者目标)的认知就是老师所说的“云”。
其次就是我对目标有了一定认知,但过程中依然有各种“怪兽”出没,它们是我现有能力可能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我的这本专业书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肯定有些问题是我没接触到的,不会的;还有如果工作太忙,没时间去做这事怎么办?......
最后是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云”“,怪兽”,要自我装备起来,才能突破这些挑战。这些装备库就是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了。而这些工具是需要自己逐步去积累的,这点对我触动很大,因为从没想过还可以这样!!!这是学习不够啊!从现在开始好好梳理过往,开始积累自己的各种库!
2、从一天看一生的时间分配方法
对时间的记录我一直都在做,但就是单纯的记录和回顾,缺少了分析的环节。这次听老师的串讲突然有种过往的自己一直活在单调的舒适区的感觉,没什么新奇和惊喜,就那样过着。
过往的几年我把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量地放在了“逃避时的投入”和“无序发展的投入”上,而在“有目的的投入”上确很少,也正因为如此,创造不了新的价值,就一直在原地打转,自我焦虑。
要回到目标思维,回到创造价值上来,对时间的规划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而核算全年自我可以利用的时间,把有效时间投入必要的事务也是保证达成目标的一种方式。
3、下一步的行动
继续学习永澄老师目标思维的方法实践,把目标思维做为做事的第一思维方式,不断实践总结收获;
持续探索自我,尤其是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持续明确使命和价值观;
逐步形成自我期待领域的划分(突然觉得分类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逐步完善自我的各种库(概念库,思维模型库,装备库等)
最后,学习的成果就是行为的改变,而这个改变是个持续的过程,今后的每一年,我都愿意持续改变,持续变得更好!
感谢永澄老师,感谢各位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