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坐在咖啡馆,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你会观察到哪些信息?外貌?体态?举止?动作?表情?语音语调?言语内容?与周围人的互动方式?还有什么?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条谚语经常被用于每个人立场的表述。人就在哪里,不增不减,这种观察的差异是“头脑选择”的结果。注意这里用了“结果”这个词。
在我们读人的培训中会有一个标准的调研,用一段小视屏来引发大家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百分之百的参与者们会提供至少两种以上觉察到的内容。但鲜有人觉察到5种以上有助于读人的信息,7种以上的觉察信息更是在参与对象中不到5%。但有意思的是,一堂30-50人的培训课,总是会有那么一、两人会觉察到更多的信息。
各种对人类注意和感知的研究都指向类似的结论,我们从观察和收集信息开始就是带着“主观去选择”的。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信息获取窗口——各种感官——它们都会一股脑尽其所能地知觉尽量多的信息,但这个时间非常的短,短到我们的大脑还来不及加工。接下来短短的1秒左右,我们的神经中枢会先启动情绪体验反馈,再启动逻辑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难以克服情感上的好恶偏好,情感在先,明理在后是有神经科学依据的)。
经历过这样两个过程后,我们最终观察到的结果,变成了“我们认为自己应该观察到的结果”。以视觉这个占据常人信息获取量80%的通道为例,你在一个陌生环境中,什么会吸引你更多的眼球?没错,在环顾确认安全感后,那些新异、引发自己好奇的信息更会抓住个人的眼球。这个时候,你眼中会忽视掉很多信息。
回想一下你过去经历,是否至少有一个人是你左看右看,横看竖看都无法顺眼的?
是否有一个人,他/她哪怕再多缺点,在你眼里似乎都只是优点?
引发你厌恶体验的这位,是否或多或少和你之前交往中体验不好的人很像?而引发你“情人眼里出西施”般关注的,是否是因为某种相似性产生的关系纽带?
人们趋利避害的天性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注意选择的机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的判断就是最客观。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观察到的结果是我们认为的结果。
站在识人的角度,观察是怎么被注意选择所影响的呢?
我们容易看到激发新奇感(趋利)、厌恶感(弊害)的信息。比如:好看的容颜、悦耳的嗓音,或个人脸上的明显胎记等。而可能容易忽视各种趋于中庸的情况,比如:不显眼的衣着,大众脸等。
经验和假设帮我们选择性观察很多信息。比如:你注意到某人带了一款限量版的百达翡丽,接下来你很有可能会从“他是否财务上比较富足”这个观察点上去找信息。
情绪体验会改变我们观察信息的方式。比如:你带着上司的一顿训斥回到家,看到自己孩子爬上爬下的闹,你注意到的是他这种爬上爬下的不安全和吵闹(虽然平时你看到是他的活泼可爱)。
我们自己的心智偏好会让人有自己固有的观察方式,比如:同样是面对一位授课老师,有人会在一两分钟得出“幽默、专业”的初步判断,而有的人则会说,他穿西装,系领带,长得像姚明等等具象信息。
那些更愿做出推论的人往往更多依赖直觉,整合了个人具体细节之外的环境信息,比如他站姿挺立,他上来先和大家互动,讲好笑段子,着装的职业性等信息一股脑进入了观察体系,但只给出整合后的推论结果。
每位期望能自如运用自己读人能力的人,起步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我们自己本身就不是完美的观察者,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知道了自己的不完美,才可能去寻求帮助我们最接近真相的方法:
☆避免依赖习惯经验去观察和判断。
☆避免“输入=输出”,或者“非A即B”的思维方式。
☆尽量多收集不同人的观察信息,并让他们尽可能描述而不评价。
☆观察到一定信息后,停下来,重新调整注意力到没被重视的方面。
观察力是否能够得到训练吗?我们能够得到更多客观信息来丰富我们的读人决策吗?可以的。先打好基础,了解我们自身还有哪些不足,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训练观察力。《写给管理者的读人笔记》在利器篇会给出一些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