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门诊大厅

五点多钟醒来,我就再也睡不着了。今天不能去公园锻炼了,而是决定去医院。

自从妈妈去世,我往医院的次数明显增加。记忆中妈妈一直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但她没去过医院,按她的话说,进到医院就是让做各种各样的机器,没病也要检查出病来。但我知道是妈妈舍不得那点钱,她一辈子节俭惯了。后来妈妈身患癌症去世,我痛苦于不相信妈妈还算健朗的身体会得这种病,上天太不眷顾她了。

我不要和妈妈一样,因为我懂得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照顾好自己了才能照顾好家庭和孩子。我爱家人,我要陪他们走最长的路。

我没吃饭喝水,高血压药也没吃,不免担心自己的血压,等抽完血再赶紧吃吧。

还是一样的医院,还是一样的门诊大厅,不一样的是人满为患的就诊的病人与陪同的家属。宽敞与空旷让人流如织的大厅涌动着嗡嗡的说话声,只有靠近自己的人才能比较清楚地听见其说话的内容。已抽完血的我闲散地坐在座椅上敲打着手机,突然想写点什么。

我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聚集什么样的人,在学校是求学的孩子们,在敬老院是颤颤巍巍的耄耋老人,股票市场穿梭的是想发财的人,诸如此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层的大厅还好,走来走去的人看上去都健康矍铄,他们是陪诊还是就诊的病人,实在看不出。就像我,身上有点风吹草动就往医院跑,容光焕发的,何曾像个病人?偶有家属推着轮椅或移动病床经过,坐轮椅的光景还好,躺在病床上的状态就可忧了。

一个人跑医院一个人看医生一个人住院,成了我长期以来的习惯,虽然有时不免感觉无助孤单,但这何尝不是我的一种幸运,甚至是幸福。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不仅仅体现在个人的衣食住行,还体现在能够活蹦乱跳地上得了医院,住得了病房。每每看见被子女搀扶着的年老病人,我都在想,我可不要像他们一样!五十岁的我就在此刻的年纪不切实际地妄想,做着我八十岁的梦,但愿如此吧。

我认识了一个80岁的老太太,天天去太行公园锻炼,活动活动身体,拉伸拉伸筋骨。她红桃花色的面容、柔软的肢体,可比年轻人的身板,赢得所有锻友们的啧啧称赞。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嘀咕:“我到了人家这个年纪是什么样子?能像人家一样吗?”我又抬抬眼望望门诊大厅的这许多人,不免又想,他们的生活习惯是怎样的,可知锻炼,可知合理饮食。我并不认为运动就一定健康,只不过可以减少跑医院的趟次,即使频繁的医院之行也只不过是对机器的一次次小小的维修,时不时需要抹点油擦点药,也不是很大的毛病,以尽可能地延长个人的生命,就像那个八十岁的锻友。生命在于运动适用于每一个人。

我坐在门诊大厅的椅子上强烈地感受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