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感受到压力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了现代互联网,大家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现状,以及各年龄段,各阶层,各职业大众的现状。有了具体的数据比较。并且看到太多利益在招手,而自己始终没够着。
媒体对于能够给群众带来压力的因素的推波助澜,煽风点火地造势从来都不遗余力。
我们先根据客观情况来分析原因。
最后一批90后们都已经是法律上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了。
作为为“年轻人”这个群体代言的主力军90后确实是长大了。成人的世界再不同于孩子,没有了监护人的我们需要自己参与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造成年轻人焦虑的客观因素有:
01 身体状况的滑坡
知乎上遍处是九零后的爱好,养生都赶不上猝死的速度了。当然,八零后七零后已经连哀嚎的力气也没了。
人跨过20岁之后,无论男女,胶原蛋白整体都开始流失。25岁之后快速流失。不少年轻女性开始有了内分泌紊乱,荷尔蒙失调。如果不运动,你会发现保持体形也越来越难。甚至连焦虑,失眠,抑郁症都已经找上门来。
有些纵情声色的年轻人们甚至大呼自己的身体已经被“掏空”。根据心理学家做出的调查显示,现在的社会,86.3%的大学生群体都在焦虑。
而现今社会资源虽然丰盛,但竞争极为强烈。对于房价,就业,的压力让年轻人们,即使在大学期间,也已经无法如此潇洒,他们知道房价在蹭蹭上涨,涨到他们毕业后拿的工资,奋斗几年也只能在五环以内买下一个卫生间。
02 爱情和婚姻的成本变高
网上盛传的第一批90后已经离婚了,第一批90后已经出轨了,第一批 90后已经出家了...这种负面话题已经看到疲劳。父母们的催婚,逼婚,和结了婚,生了子的同学,邻居,等都是压力的原因。除非你心如死灰。
但是作为心态健全的年轻人,哪怕对婚姻失去兴趣,但对于爱情的渴望也一定是有的。何况大部分对婚姻也还是有期待的。
智能手机的时代,各种社交软件盛行,性资源倒也算不上稀缺资源,似乎好好恋爱比重新找一个“速食爱情”的时间精力各方面成本都高,于是对于爱情的信仰,在不少人那里悄悄的崩塌。这种崩塌让人对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从而对其他方面的压力进一步深入地感受。
不同于父辈那个时代。现在已婚年轻人的离婚率确实是越来越高。离婚的离了,没离的,都算比较稳定的,都在为了孩子的辅导班和学区房忙活。在孩子身上比拼,在孩子身上出力。而00后,如新雪,如春花,大步迈入这个时代,行走的青春荷尔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80,9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们感受到即将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危机。这是竞争压力。
03 职场:奋斗到秃头,也无法跨越的阶层
优秀者和平庸者似乎被天生注定一样, 有人年薪百万,稳稳地霸住了社会资源的庞大部分。有人努力上班,加班。努力充电,提升,仍旧看不到希望。
加上抖音等以娱乐方式为主的新媒体,让00后等更为年轻的年轻人们都可以借助网络,月入10万了。曾经被贴上叛逆,自负的标签的90后正如梁文道所说,是一直以为自己可以飞,如今发现一直在地面的那种情况。
努力的考一些资格证,但考来考去,除了考试的焦躁,似乎也没有排上多大用场。本质上的竞争力似乎没有得到多少提升。跳槽,跳来跳去都是那么回事,上下受排挤。
有的文艺青年佛系一点,修身养性读书,但总是运用不到实际工作中,挣不着钱还是只能吃泡面,努力就能成功,几乎是谎言。
其实整个社会的压力也让年轻人们只能做到表面上的佛系,内心还是暗流汹涌的。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35岁以后到55岁才算是“中年时期”。焦虑这个本来应该由中年人承受的东西现在几乎被年轻人背负了一大半。
社会的节奏虽然变快,婚姻事业都有难处,这是客观原因,那么主观呢?
事实上,归根结底,所有的焦虑都是在客观环境中,主观自身的产物。有那么一句话说,所有的不满都是源于能力没有匹配上野心。好,那么考虑你的野心,是正向有意义的吗?
焦虑这种情绪是心理机能对身体全面失衡做出的一种有效预警,当你感受到的时候,不 要试图躲避它,而是要面对它,与之对谈。
我们想要美满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想要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双语外教,想要职场顺利,一路升级。
对年龄有焦虑,对知识有焦虑,对资源分配有焦虑,对将来的孩子教育有焦虑,对于养老有焦虑,可以说很多年轻人们焦虑的实际问题远比不上心中的恐慌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看到劣势,只看到矛盾,似乎一辈子要活在争抢当中,已经忘却了做自己。
在互联网资源开放的今天,真是到处都容易滋长压力的时代,但是我们要看到,攫取知识的门槛也几乎是零,如果努力了很久,还是没有感觉进步,沉下心来,想象自己的方向和方式。积极调整,做更加有效的规划,大步化小,一个个去完成。你会发现,努力会改变命运,这句话真的不是谎话。
我们可以通过在正确方法引导下的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处于最好的时代。除了压力之外,年轻人更应该充分享受生命带给我们的种种感动,明白并去实践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