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言“心经”
作者:代海涛
前半生职场惨痛的领悟+后半生人生心灵土鸡汤
四十三
德日进,过日少,每天进步一点点,脚步虽然慢,到不要停,即使没有新的进展收获,但只要改掉过去的恶习毛病,就是难能可贵的。
有句话说:一灯能解千古暗。千年的幽暗,我们提盏灯一照,千年的幽暗就去除了。这好比喻我们过去有很多恶习杂念自私不良行为等,只要现在能认识到,意识一转念就是一盏灯,这灯就是智慧,回光返照了,照亮了那些过往的过失错误,开始改正重生。
四十四
知易行难,知容易,知行合一做到很难。擅于认识到自己错误,改正自己错误的人,都是在还没有行动之前,先明白了道理。思维方式先转变了,道理弄明白了,才会改变行事作风,才有做到的可能。
知虽易,但特别重要。
四十五
财色名食睡,祸之根。
《佛说十善业道经》里有句话: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
所有的过失都是由心想念头造出来的,所以也要在心上去改变,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观念不转变,行动都是徒劳,所以要重视思维方式即心态的端正。
四十六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人们过分纠缠于现实物质利益之中,而让欲望和贪嗔痴慢沾污了灵魂,在身心灵中不断犯错,如果不清除内心的执,不忏悔自己的过错就不能修身立命。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过往都有很多过失错误,但在回忆过往时,又都视而不见,真是粗心眼瞎呀!可是对自己曾经的辉煌成就,甚至风流韵事特别记忆犹新。
着反相了。
四十七
《易经》: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这句话的本意是风水,什么是福地?是福人居住的地方叫福地,那什么才是福人呢?就是道德高尚修过大善之人。
古人都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意思是要作员工榜样的领导,要做孩子榜样的家长,要做学生榜样的老师。这些就是“配住福地”的福人。
四十八
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中庸》强调真诚,《道德经》倡导质朴。两者的本质都指向人性的本质:厚道才有福报。商业是展现人性的舞台。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即道。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
经营身心事业必须了解“因果必报不必躁”
宇宙间存在着因果的法则。原因和结果之间,简直可用符号连接,原因和结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两个字来形容。短期来说或许不尽然,从长期看,善因结善果,恶因招恶果,因果报应准确无误。
“行善而不见其益,犹如草里冬瓜”,中国明代的《菜根谭》中有这样的句子。意思是,行善没有见到报答,好比草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驰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