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C是成都一位卖醪糟的小网红,半年时间,从无人问津,到上京东众筹,付出了他很多的努力。
有个事情,很有意思,整个春节他都没有发朋友圈。春节过完第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整个春节都没有发朋友圈,可见发朋友圈是很累的事情。我恍然认识到,平常看他在朋友圈发的活色生香的关于自己段子,可能是他费尽心力编的一些东西,他很多的真实感受可能不是这样的。我问他:你只是把发朋友圈当成工作吗?他说是的。
我当时是能理解,但是是充满疑惑的。
直到昨天看到朋友文章里面的这一段,我才明白真的有些人在投入感情和情绪的地方也是很强大的。只是你认为的情绪,不是她真正的情绪。
朋友圈早就关了,自己不发的时候,很少看见别人的东西。但就会很仔细的去研究这类似的事情。大概是因为和我原来的很多认知不一样,我喜欢深度连接。
但与此同时,我在思考我能不能get这种技能?或者说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
熊太行说过,思想可以特立独行,但生活方式最好随大流。以前琢磨半天都不知道如何做。
我理解的就是真我外面还是要加保护层在与世界沟通时。我原来大概就喜欢直接用真我,我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觉得挺好的。所以这里面的悖论是,用真我碰触世界的时候,是把对方拉入了自己的框架,是不是get不到别人的伤害?(或者比如睡一觉就好了),还是说目前来看,我经历的事情受到的伤害还太少了?
所以熊老师的话还是要思辨,我很想说我大概要珍惜和感恩这种状态吧,我觉得文章就应该按这个套路写,但是我写不出来,想想,这就是我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状态。
感觉不适合早上写文章啊。思维发散的收不回。哈哈哈哈
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