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上午,在组内阅读分享交流会上,我分享了自己假期所读的一本书《雅致人生》,也聆听了同事们分享的七本好书,仿佛进行了一场心灵的远足,在书香中,我似乎遇见了未来更好的同事们和更好的自己,也对教育和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学林老师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提纲式的PPt给我们分享的《非暴力沟通》,几年前我曾读过,印象已经模糊,再次听到再次意识到语言可以是桥梁,也可以是利刃。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用爱的语言,搭建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用理解和倾听,化解矛盾,传递温暖。回想与青春期儿子的相处,有时也会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摩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与其指责和抱怨,不如尝试用非暴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用爱和理解去化解隔阂。
胡曼老师用清晰的逻辑思路分享的《吸引力法则》让我相信,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正能量去影响学生,才能吸引更多美好的人和事,共同创造教育的奇迹。生活中,我也常常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用乐观的情绪感染身边的人。我相信,只要心怀美好,就一定能吸引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彭军老师分享的《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娓娓道来,让我看到,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像种子一样,在知识的沃土中自由生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让我想起女儿的大学生活,她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专业,并为之努力奋斗。作为母亲,我选择尊重她的选择,并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宗鲜老师不疾不徐地分享的《做个幽默的教师》让我懂得,幽默是教育的润滑剂。用幽默化解尴尬,用笑声拉近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才能事半功倍。课堂上,我也常常尝试用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轻松的方式讲解知识,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
蕊蕊用切身感受带来的《成长的觉醒》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我们不能卷孩子而应该卷自身。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成长,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引领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走向未来。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袁江老师优雅地带来的《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分享,让我坚信,教育需要爱与责任。我们要用爱心去浇灌每一颗幼苗,用责任去守护每一个梦想,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始终相信,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会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元元老师全情投入,给我们分享的《读懂孩子的心》让我领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差异,接纳不同,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母亲,我也在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七本书,七种感悟,七次心灵的碰撞。感谢同事们的分享,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又多了一份力量,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对未来的期待。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在书香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让学生遇见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