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 · 宁儿 ‖ 北京游记之烂漫胡同

文/宁儿

周末休息,这周没有什么课程安排,有闲余时间,买上一些谷物,去烂漫胡同喂鸽子去了。

也是好久没有来这边了,这次走进胡同发现大变样了,看阵仗是要走网红的路线。别人来北京都爱去热门的,有名气的地方,证明来过北京,我偏偏钟情于小胡同。

记得刚来北京的时候,一个人谁也不认识,休息周末就一个人四处逛。与烂漫胡同的结缘是鸽子,那也是一个周末,一个人背着包瞎转悠。走进胡同,见一位大爷正在喂鸽子。我从小也喜欢鸽子,刚开始不好意思去打招呼,只是饶有兴趣的站在旁边看。大爷问我喜欢鸽子?我说,嗯,从小就喜欢。然后我们就围绕着鸽子聊了很久,再然后,我就成了这儿的常客。

走街串巷逛胡同是一种特别有意思的,因为胡同里面有历史,有故事。烂漫胡同原名烂面胡同,是北京市古老的胡同之一,位于菜市口的西南角。胡同的命名据说与面条有关!最早这里有一家面馆儿,因面条软烂,味道鲜美,小有名气,因此被称为烂面胡同。后来由于这个名字不够文雅,便取其谐音改为烂漫胡同。

我在胡同和土生土长的大妈聊天,大妈说:这个胡同,最早的时候请你们,你们也不会来。路面坑坑洼洼,环境恶劣,杂物堆积的哪儿都是,真叫一个脏乱差。

时代在变,胡同也在变。2018年,这个小胡同启动了提升改造工作。曾经的脏乱差得到整治,路面也铺平整了,环境大幅度提高。现在的烂漫胡同,不仅仅是环境变美了,还增加了文化气息。

胡同里有许多会馆和历史建筑,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场所。胡同南北走向,北口通往菜市口,中间往西拐就是法源寺。菜市口在历史上是明朝、明清时代的交通要道,好多会馆分布在这一带的胡同里。

1920年,毛主席领导的湖南运动,请愿来北京,曾在湖南会馆开会,还住过一段时间。鲁迅先生常去他家乡的绍兴会馆。还有曾国藩创造的湘湘会馆。

这里的历史故事还是听大爷大妈讲的,就像听书一样,特别有意思。脑细胞不够用,只记得这么多,有时候就感觉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是闲情。在胡同里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找一家小面馆儿或者咖啡店,随便点上一杯喝的。不要去店里坐着,店家在门口准备了特别精致的小椅子,手里捧着喝的,往椅子上一坐,那一份闲情,神仙都会羡慕。

在北京,最接地气的事儿就是逛胡同,可以感受老北京的市井气息,和大爷大妈聊天儿最有意思了。我喜欢听老北京的那个腔调加上情绪状态,给人的感觉是热情洋溢,轻松愉快的。怎么比喻呢?就像品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因为大爷大妈的话语里藏着老北京的灵魂。

街角有个秋千,正好上面没有人,我就过去坐了上去,脚退后几步,然后抬起来。这个时候呀!秋千开始晃动,我在秋千上感觉像小鸟飞翔一样。秋千摆动如同时间的摆钟,记录下这一刻的悠闲。

我没事儿经常来这里喂鸽子,一直喜欢鸽子。我喜欢看鸽子在蓝天下自由自在的飞,是那么无拘无束地展示着生命的活力。更喜欢看它们吃东西的样子。他们看见有吃的,嘴巴迅速啄起,啄起一粒,然后高高扬起头,迅速吞下,嘴里还发出咕咕的声音。它们在吃的同时,还用圆溜溜的眼睛观察周围的鸽子,生怕有鸽子突然来抢一样,那样子可好玩儿了。

这条胡同不长,也就300米左右。随着改造,接下来就是更多的咖啡小店、甜品屋等等新潮的东西出现。在不久之后呀!这里也将失去原汁原味儿,变成商业化之一的胡同。看着这些古老的东西一点点,慢慢的消失,很是惋惜,也是无奈,只能接受。

好了,今天就到这儿了,下期咱们接着逛北京城。

作者简介:宁儿

主导随心自由的生活,喜欢山高我为峰的洒脱,喜欢古村落的素朴纯然,喜欢文字给予心的清宁,我就是宁儿,独一无二的绝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