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学问大抵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积累型,一种是创造型。我们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世上知识不计其数、浩若星海,有的是交叉相融,有的融会贯通,但总能分出最底层的逻辑,就是积累和创造。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问的两种类型,才有可能坚定信心,提升时间利用率,善用知识出人头地等闲事耳。
积累型的知识,比方说律师,最顶尖的律师就是靠资历打熬上去的,是法律的解释者,过手案例多就拥有更多解释角度,他不是规则制定者。律师的收入、地位虽然是社会上一等一的高,但所有的工作无非就是法律界内的案件循环,他是极其依赖于资历和经验的,只要积累足够,就能成为大律师;还有就是医生也是很典型的范例,好的医生或是专家,都是过手无数病例累积出来的经验。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一位市级医院的主任医师说:“有的疑难杂症在市级以下的医院可能一辈子都遇不上一件,而省级的经常会遇上,京城的每天过手好几例,这就是不可逾越的差距”,这段话对我影响很深,但凡需要经验越多越宝贵的领域,一定要看过手案例,真的是老的就代表好的。
创造型知识却是需要灵感的,灵感这东西既需要足够的积累,又需要相当的运气,还往往受天赋所限,有的人就是适合唱歌,有的人就是适合搞科研,通过努力可以达到20%的顶峰,但最后的这20%一定要天赋才能达到,典型的例子是艺术家、音乐家,古往今来,能达到艺术巅峰的也就那么数得着的一些,男高音不也就几位么;还有科学家,王煜全老师投的Lightsail的首席科学家Daniel Fong就是这样的科学天才,15岁就到普林斯顿大学热力学博士,没多久就在自己领域拿到专利,然后退学创业,这些真的需要很高的天赋。
我们可以想积累型领域的类似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而创造型领域的则是设计师,讲究的是羚羊挂角、天马行空,搞清楚学问的类型对我们做决定、尤其是事关人生走向的决定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
在个人成长或是领域选择上,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在哪有天赋,挖掘天赋需要极具慧眼的伯乐和异乎寻常的耐心,可遇不可求,所以我们大多都是先尝试积累,再在实操中总结发现自己的天赋。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经常会有周围的人煞有其事的说“这个孩子聪明,适合干这个”,“这个孩子机灵,适合干那个”,久而久之,也会在你心里种下希望的种子,也会自以为真的有某方面的天赋,其实别人以为的、甚至你自己一直以为的天赋并不一定是真的天赋,莫扎特那样5岁能作曲的是天赋,5岁开始学琴有点进步那不叫天赋。对自己不要寄望太高,之前文章提到过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优势发掘方法“feedback analysis",用一年时间来挖掘天赋才是靠谱的方法。
了解学问类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做选择,以我自己种牙为案例,当初贪图忻州市里方便,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服务极好,差点就决定要在市里做,也是后来想到过手案例的故事,才决定到北京做,虽然北大口腔医院号称京城最难挂号点,凌晨3点就去排队,前后历时近两年才把牙种好。之所以如此火爆,就是因为他们每天过手至少十例,医生的素养、专业可以说闭着眼睛都比市里强,再加上已经形成完善产业链,配套设施、服务都是有质量保证的,可以说就是一劳永逸。所以但凡需要靠积累性相关领域如医生、律师服务的,不用多想,不要怕麻烦,一定要选最有口碑的。
而如果要组建团队,那就太需要搞清楚这两种类型了,会计、行政、助理等就是积累型的,产品、营销等就是创造型的,这世上没有人才缺乏这事,有的只是没有把合适的人安插到合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