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的我,多年来我始终保持着90后的心态,时常以心理咨询师自居,因为朋友们有烦心事都会与我交流,我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之建议和指导,但随着孩子上走进大学的校门,我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一、过去的我,烦恼中的我
1、年龄的烦恼 过是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还认为自己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阿姨辈了,邻居小朋友居然喊我奶奶了,我的内心崩溃了。
2、家庭的烦恼 孩子小的时候盼望孩子快快长大,长大了孩子放飞了,空荡荡的大房子里感到无比的孤独寂寞,曾经温馨的家人突然有陌生感,用什么来填补这个寂寞时光呢。
3、工作的烦恼 俗话说职场如战场,人到中年,职场如同生命周期已进入下滑线,这是职场中年人的烦恼。
总之,人生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阶段的烦恼,当这些烦恼鱼贯而入的时候,我应接不暇。 平日我也读些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可是有些方法给别人用是良药,用到自己身上却是......
最初心理的想法就是先让自己安静下来,接下来再想解决方案。可是安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女儿看出了我的烦恼和不快,在山建刘老师的推荐下,我参加了《论语100》。
二、学习论语的收获
最初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论语》,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枯燥乏味,感觉是不是选择上的错误。
在领读老师的鼓励下,当诵读到第三十遍、第五十遍的时候,我逐渐体会到了,“书读百遍,其意正见”的感觉。当出现这样的感觉时,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读经老师只建议诵读不建议看释义,就是让我们体会书读百遍,其意正见。
接下来的时间我每天坚持,历时两个月我终于完成了《论语》、《大学》、《中庸》各100遍。 此时的我已经能够逐渐的平静下来,孔子“仁义、礼乐”的形象渐渐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渐渐把以上的烦恼当作我的人生经历,当是上帝安排的来磨练我心智的一道考试题,通过这些烦恼让我体会,经历烦恼过后的喜悦和舒畅是无以言表的。
三、学习《论语100》以外的收获
通过《论语100》我认识了改变我人生方向的人:小田、刘立红老师、大全老师。
第一位,小田。小田是我的女儿,女儿大一时参加了刘老师在建大组织的读经活动,收获颇丰,随即就建议我去刘老师推荐的《论语100》,这是我同论语相识、和孔子隔空交流的开始。
女大学习论语以来,她目标明确、思维敏捷、积极乐观,这些在读论语之前未曾见到的。
女儿明亮了我的心智,在我生活工作非常迷茫时给予我指导,她已然成为我了的心灵导师,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第二位,刘立红老师。刘老师是女儿的大学老师(非本专业),刘老师大学组织早间论语晨读,让女儿感到到论语的魅力,既而影响了我。
刘老师是我见过的大学老师里最有魅力的无私的师长,她开展公益读经,不求回报,她将国学文化在校园和社会传播,博爱的精神让我感觉自己特别狭隘、自私,世间怎么有这样的老师不求回报去帮助与自己并不相识的人,刘老师让我第一次接触公益活动。
第三位,大全。大全是我的好友,是逢考必过的学霸,我们是通过《论语100》相识、相知,后来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
大全老师告诉我,当你有烦恼时,你就去参加考试,考试是转移和分散注意力的最好的方法。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职场竞争力,又可以分散关注力。
大全说:“考试本身比考什么内容更重要”,还可以迅速减龄,我想那就试一下吧,当月就报考非本专业的会计证书,经过40多天的努力顺利通过,那段时间我人生的低谷期,在大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渡过了。
现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时常想起《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我时常内观自己,反省自己,进行内向思维从自身找原因。
当被别人误解时,当烦恼来临时,要向《语语》中阐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遇到不公平事件时,想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在向着君子的方向前行。
四、现在的我,精进中的我
1、传播国学文化、参加读书会
我现在是逢人便讲《论语》中的大智慧,传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周参加一次国学读书会,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
2、目标明确
现在我真正理解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生不能迷惑需要目标明确。 《论语100》近两年以来,我不断的给自己树立目标,参加各种与职场专业相关的考试,以提高我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进行了规划,第一,习练瑜伽,退休后成为一名瑜伽教练;第二,学习绘画技巧,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为刘老师设计汉服。
为保证退休生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还要进行身体健康的保证,第一,我每周跑5公里,年底参加一次半马;第二, 参加了《原始点》的学习,以预防身体疾病的发生。
目前我在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精耕《今日头条》职场系列,将自己的职场经验传授出去,希望将来有一天,向大家呈现一个豁达、自信、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职业女性,不仅要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更要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