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喜欢享受收获的喜悦,在收获的时候会特别的兴奋。早些年,有些乡镇为了庆祝丰收,往往载歌载舞。那时,人们的笑是畅怀的笑;是那种哪怕只露出眼睛,别人也能清晰地看出那人十分喜悦的笑;是那种年节里,来访的亲戚提一句“今年收成不错吧!”都还能喜上眉梢的笑。笑,是因为喜悦;喜悦,是因为收获;收获,是因为劳作。有了劳作,才有收获;有了收获,才有喜悦;有了喜悦,才会笑!可见,劳作才是喜悦的来源!
但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抗拒劳作,只享受别人的收获之喜。可不要忘了,尽管喜悦能够“共享”,但它终究是别人的。别人付出了劳作,才有了收获,有了喜悦。能共享别人的喜悦,却不一定能共享别人的收获,因为有些收获是分不了的、买不到的、卖不掉的。如果想要,就得自己去努力,就得自己去劳作,非得亲身经历一番不可!
可是,有些人不愿意自己去劳作。问其原因,不是吃不了苦,而是不愿意自己吃苦。他们自以为是“聪明人”,希望别人替他们劳作,替他们采买,替他们付钱。如果有买不到的,就不要了。他们认为生活应该尽可能“极简主义”。如果某件事,某件物品,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就可以放弃了。这种思想最是要不得!
一件事太难就不去做,让“能干的人”去做,因为“能干的人”能吃苦,做的比自己好。自己只要在旁边助威,就能心安理得的说,“自己是团队的一员,也付出了努力”。这是对“努力”的误解!或许一次两次,碍于情面,“能干的人”不会揭穿。但如果自己不要脸了,别人还会给情面吗?
2020年爆发的席卷全国、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争先恐后,分秒必争地去努力工作,后果会怎样?不堪设想!2008年的汶川地震,1998年的特大洪水,1937年以来的抗战,还有许许多多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如果没有人迎难而上,没有人吃苦耐劳,没有人前赴后继,后果会怎样?不堪设想!
因此,我们要批判这种“极简主义”。相反,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吃苦耐难,要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把这种思想,作为一颗种子,种在自己的心中,不断为它提供养分,等待它成长。因为,人最宝贵的是思想!人的一切言语举止都是思想的外化,有了好思想,才有好品质、好作为。有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才会有助人为乐的行为;有了迎难而上的思想,才会有迎难而上的行为;有了踏实劳作的思想,才会有踏实劳作的行为。
因此,想要改变一个人,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其思想。改变自己,也要从改变思想开始。而想要改变思想,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呢?当然是接触优秀的思想!如何去接触?当然是和优秀的人交往!但交往不限于当面沟通,阅读也是一种选择。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和古今中外有思想的人沟通。因为他们通常会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记录保存下来,这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其他传播媒介相比,文字门槛不高,但在记录思想方面却首屈一指。很多东西,其他媒介表达不出来,非得选用文字不可。因此,文字有“文以载道”的美誉。阅读,就是与其交往,与其思想进行接触,从而,收获思想的种子。
如果把人的心灵比作一块思想的田地的话,那么阅读就是在其上面播种。在这块田地里,有以前种下的种子,也有现在种下的种子;有长势喜人的,也有长势堪忧的。在这块田地里,没有所谓的春天,种子随时都可以种下。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阅读的时候吧!因为播种之时就是春天,阅读之时就是播种。
换句话说,阅读带来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