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拖着行李小跑过去,边笑着别和那个老头打招呼,上了车后,老头边开车边说:“李老师,你第一次来这儿吧!这新环境,你可得好好适应啊!这山里可不比你们城里。”李志平回答道:“叔,我既然决定来这里,就已经做好准备了。”老头笑了笑说:“对了,都忘了自我介绍了,大家都叫我叫张老三,你叫我张叔就行!”
大约两个小时后,经历了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路过村口时,李志平注意到村口的石头,那上面提了三个大字:育人村。李志平感到十分奇怪,这里的人大多都没有文化,这石头上的字好像与这个村子显得格格不入,那字迹行云流水,不像是一般人写出来的。
他便问道:“张叔,那村口石头上的字是谁写下的啊?”张叔答道:“啊,你说石头上的字啊,我们村里识字的人不多,那字是当年从镇里来的老师写下的,”说到这儿,张叔叹了口气,“那老师虽说脾气不好,但他人是真的好啊,他身体条件差,可他硬是要开学校,要教孩子们读书,这不,前些年因为身体垮了走了,他这一走,学校里也就没了老师,还好李老师你来了,这回孩子们肯定乐开花了!”
这时,已经到了学校,张叔把李志平带了进去,李志平看了看周围,院子里一间教室,一间屋子。听张叔说,那间屋子原来是杂物间,听说李志平来了,才给他腾了出来。教室对面是简易的旗杆,飘扬着国旗,但看起来已经很久没用了。张叔安顿完李志平后,也回了家,学校里只剩下李志平一个人。
深夜,李志平看着窗外的明月,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在李志平的不竭努力下,市里决定拨款给育人村重修学校。张叔笑着对李志平说:“李老师,这真是太好了,等孩子们开学回来上课,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叔,这也要谢谢您,要不是您这些年一直支持我,咱们学校也不会遇到这种好事的!”
“哎呀,还不是我家小阳,折腾着我就要念书。”
“张叔,小阳确实是个好苗子,他的反应速度比同龄的孩子都快,以后要是考上大学那就更好了!”
修学校的这些天,尽管天气多么冷,小阳还是每天都跟着张叔来学校帮忙。
这天,外面下起了大雪,白茫茫的大地略显宁静,教室里突然有了争执声,李志平闻声赶来,原来是工人正要把换下的黑板扔掉,被小阳拦了下来,李志平脑子一热,什么都没想便说了小阳一顿,小阳哭着跑回了家。
傍晚,李志平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披着棉袄去了小阳家。到了后,张叔询问李志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志平也一时说不上什么,便敲门进入小阳的房间,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原来那块黑板是老校长亲手做的,当时条件差,镇上也没有卖黑板的,老校长只能亲手做。小阳是老校长走前带的最后一届学生,他舍不得那块黑板,更舍不得老校长。
李志平听后,转身跑到了黑板被扔的地方,大雪已经将黑板埋没,李志平身上穿的很少,他忍着寒冷一个人将黑板背回了学校,此后,他用这块旧黑板将山里的孩子都送了出去。他一直没有回过家,因为他在那次大雪中因为受寒腿上落下了病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他害怕母亲看到他现在的样子,害怕母亲难过,相隔虽远,但他与母亲的相互牵挂却从未断过。
育人村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