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颠沛流离过成了人生快意

历史有时候很残忍,

一个人,明明曾经那样燃情热烈过的漫长一生,

最后却只能变成青史白册里的寥寥几笔。

隔着古今的长河,他缓慢的转过身,

只看得到他模糊的背影,

任凭后人如何追寻。

千余年的物换星移,

时光可以改变一切,

有的人在流年中消逝无证,

有的人在岁月中站成永恒。

如果诗仙可以被想象,

他该是着一身白衣,

是悬剑腰间,

是长袍广袖,

是皓月当空,是临风而立,

是眼角的不羁与狂放,

也该是眉宇深处的落寞与淡伤。

他所在的那个地方叫盛唐,

盛世长歌,华灯璀璨,泱泱大国,万邦来朝。

他“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

他“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他留诗于世千余首,盛名之作百余篇。

他浪漫不羁,潇洒狂放。

他气冲霄汉,性情坦荡。

他平视众生,不卑不亢。

他有清风在手,也有壮志在心。

这样的人,纵横千古唯李白一人。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出身不详,

时年武则天正当政。

他比王昌龄小十一岁,

比孟浩然小十二岁,比杜甫大十一岁。

他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带着那个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与抱负,

开始了流浪漂泊的一生。

他四处周游,求而不得是功名,

他“便干王侯,历抵卿相”,

所图从不为钱财。

“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内清一。”

他是真的相信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

想居于庙堂,

以一身,安社稷,济苍生,

他相信这样的盛唐,该是野无遗贤。

他辗转投书,虽崚嶒满志,但报国无门。

安济天下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

但身有凌云之志,命无济世之机。

他四十三岁,

供奉翰林,随侍君王以待诏,

虽受礼遇,但终是以诗娱人。

满腔救世济民,报国之心不得施展难免失意。

更加小人馋谤,终被赐金放还。

其实,若李白不曾那么心高气傲,

翰林待诏虽为闲职,也足以荣华半生,

这样安身富贵也未尝不好,

但若真的那样,

诗仙便不是诗仙了。

他说:“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他说:“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他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李白54岁,

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

江山罹难,家国无依。

7年战乱,李白已年过半百,受尽离乱之苦。

又被牵连入狱,流放夜郎,

半路虽被放还,也是几多波折。

六十二岁,结束一生,

溘然长逝,死因不详。

李白的一生并不顺利,

但阻挡不了他的诗情酣畅淋漓。

不管是求而不得,还是得非所愿,

他的人生从未因此幻灭。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如果不能高居庙堂,兼济天下,

那便宠辱偕忘,策马天涯。

尽管一生壮志未酬,

但好在,

纵情一生,还有诗酒在手。

一杯浊酒,三分月色,

只影相伴,清风为客。

如果不能宏图大展,

那便拂衣归山,退隐林泉。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

“行路难,归去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还有那首千古名篇《将进酒》,

一气呵成,势如破竹,冠绝古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样的李白,

贺知章和我都相信,

他不是凡人,只是零落凡尘。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样的李白,

千古风流唯此一人。

感谢您读到我,

我是伍意心。

欢迎您微XIN搜索公粽号:意心相伴

感恩您的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