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庆东 特级教师,任职上海市教科院,教科研特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祝庆东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
最熟悉的是教研,最陌生的是科研!
科研看似很难,很累,很神秘,很纠结……但在祝老师结合一个“我烙的饼为什么不好吃”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生活中的例子趣谈科研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
科研活动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问题反思。祝老师结合上海真北中学张礼莉老师的三个常态教学反思解读问题反思。问题反思侧重于对遇到的具体问题即时思考,解决。
第二个层次:专题探索。祝老师结合“真北中学数学综合题复习课整体设计”这个专题研究,有内容有依据地告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自我分析找问题;第二,列学习计划;第三,制定开课计划;第四,讲座计划,第五,研修心得。
第三个层次:课题研究。所谓课题研究是指当研究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比较规范时就进入了课题研究层面!祝老师结合北京十一中学《走进图书馆的有效教学流程设计研究》这个课题告诉我们课题研究从问题提出,重点问题确立,原因如何分析,课题研究反思4个方面开展研究!
三个层次的关系
问题反思好比家常小菜要常做,通过梳理就上升为专题探索,再通过提炼就上升为课题研究,课题探索那是满汉全席,需要长期的积淀,提炼才能实现。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要通过常规的教研,教学反思不断的提升自己。每个学期也要集中火力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自己已经成功从新手阶段转化为胜任阶段,处于这个阶段如何才能转化成为第二次转化,成长为专长阶段呢?正是自己要思考,并努力去达成的问题。
听了祝老师的讲座后,自己意识到要实现第二次转化靠科研,需要不断地改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