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个宋朝"斜杠青年"教你如何优雅地摆烂

      如果宋朝有朋友圈,苏轼的日常大概是这样的:被贬黄州时晒出"东坡肉"九宫格,发配岭南配上"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凡尔赛文案,流放海南还要在沙滩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年度总结。这位让现代打工人直呼内行的北宋顶流,用他的人生轨迹给996青年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场哲学课。


一、论抗压能力:谁还没被生活PUA过?

      当现代青年因为PPT改到第八版就要摔键盘时,苏轼正在经历"职场PUA"的终极形态——被贬三连。从中央办公厅秘书被贬到湖北农场,再流放广东扶贫办,最后发配海南岛当支教老师。可这位北宋打工人愣是把每个贬谪地玩成了网红打卡点,在黄州研发猪肉料理,在惠州研发烤羊蝎子,在儋州教黎族人挖井种田。这种把甲方爸爸的刁难当游戏副本刷的精神,建议当代青年写进《职场生存手册》第一章。


二、论副业经营:宋朝最强斜杠青年

      要是宋朝有知识付费,苏轼绝对能靠卖课实现财富自由。白天是公务员,晚上化身美食博主,业余时间还能在西湖边搞景观设计,顺手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爆款文案。书法作品挂进故宫博物院,画作被拍卖行抢破头,诗词入选语文课本。这位全能型选手用实际行动证明:不会搞副业的吃货不是好公务员。当代青年与其焦虑"35岁危机",不如学学苏老师把斜杠进行到底。


三、论生活情趣:把emo活成段子

      现代人遇到水逆期只会深夜网抑云,苏轼被暴雨淋成落汤鸡还能写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被困荒岛时研究出"三白饭"(白米饭+白萝卜+白开水)的吃播创意,在瘴气弥漫的岭南开发出"荔枝自由"的快乐哲学。他教会我们:生活不是剧本杀,没有固定剧情线。与其在朋友圈发"我太难了",不如像苏老师那样把苦难熬成老火靓汤,加点幽默当调料。


      当内卷的狂风席卷而来,996的阴影笼罩大地,与其在深夜刷着"逃离北上广"的鸡汤文,不如翻开苏轼的朋友圈偷师几招。这位九百年前的"反内卷先锋"早就参透了生活的真谛:被生活暴击时不妨就地躺平,但躺下也要摆出最风雅的姿势;遭遇职场PUA就顺势开发副业,把甲方爸爸的脸打肿;实在扛不住了就掏出东坡肉菜谱——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和命运斗智斗勇。


      记住,人生如逆旅,谁还不是个行人?但苏老师告诉我们,当个会赏风景的吃货行人,可比苦大仇深的赶路者有趣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