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常岁月里,成为自己的太阳

蔫头巴脑的同事小林,悄悄拿下了心理咨询师证,大概用了两三个月时间。

听说她的证书下来了,就有其他同事在背后悄悄议论开了,有人说:“嗨,没想到啊,平时看她也不怎么机灵,这还能考个心理咨询师?”

另外有个同事也附和着说:“是呢?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

这时候,平时与小林对面办公的丽丽说话了“没看人家天天听课刷题吗?连吃饭的时候都在听课,她考过了有什么奇怪的,很正常啊。”

丽丽的话刚说完,办公室里立刻静默一片,再没有人叽叽喳喳议论个没完没了。

不过,此时的我,真的很想替丽丽点个赞,这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正能量的姑娘,更能够客观的切中事件的要害。

在如今这个功利化的时代,太多人做了墙头草,大部分人都怀揣着恃强凌弱的小心眼讨生活。

小林老实善良,不善于逢迎客套,无论是工作还是做人,都只会以自己的本色示人,所以,对于那些存在感太强的人,她就成了被讨厌的人。

可这样的结果就是,小林有了更多的时间埋头默默做自己的事,更不用担心忧虑扎人堆时哪句话说对了,哪句话说错了又得罪了人。

她不仅仅考过了心理咨询师,还在季度考核中连续多次被评了优。

突然间想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的这样一段话: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定要一分为二,甚至要一分为三。一分为二,非黑即白。而为什么又要一分为三呢?因为黑与白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我们要悟的道往往就藏在这个灰色地带。无量的世界就在黑与白之间,从中哪怕汲取一点点的能量,你对人生的看法可能就大不一样。

处在人生巅峰状态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挣扎在生命低谷的人,常常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人总是在自大与自卑之间游走。即有旭日跃海的蓬勃,也有夕阳在山的美丽。更多是日出和日落之间的一路寻常,太阳才成为太阳。

我们一生中大半时间其实是无效的,人的成就大小却往往取决于有效利用无效时间的多少。

正如同事小林,她没有在孤立中枯萎,而是在孤独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努力向上。她把别人用于合群的时间,变成了滋养自己灵魂的养分。这或许正是人生最深刻的智慧:不是避开阴影,而是在阴影中寻找另一种生长的可能。

原来,生命中最宝贵的,从来不是那几次高光时刻,而是我们如何度过那些看似“无效”的平凡时光。正是在这些不被定义的留白处,我们得以沉淀智慧、积蓄力量,最终成为那个既能拥抱旭日东升、也能欣赏夕阳,更能安然度过漫长白昼的完整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