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说情感。说的是情感害人或者说文学害人。这个“害”字,当然要打一个问号。
文中讲了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的短篇小说的短篇小说《艾皮凯克》,电影《死亡诗社》和1968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我又一次感到非常难为情,小说和电影没看过,故事也是头一回听说。孤陋寡闻,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我。
情感害死了两个人,一个是小说中名叫艾皮凯克的机器人,一个是电影中的中学生尼尔。
艾皮凯克就是一台重达七吨的计算器。它开始不懂得什么叫爱,什么是姑娘,什么叫诗。它很容易学会了写诗,然而它的作品却被一位男性数学家窃为已有,拿了去追求女数学家了。艾皮凯克希望女数学家爱上它,当它得知人类不可能和机器产生情感时,便自杀了。历史上殉情的男男女女不在少数,不稀奇,但机器人为情所困并因失恋而自杀,则充分说明了情感具有可怕的杀伤力。
“害死”尼尔的却并非情感而是文学,确切地说是诗歌。尼尔所在的私立学校,教师都非常严肃,孩子们要学化学,学拉丁文,学几何,感到很压抑。新来教师基廷孩子们讲诗歌,他告诉孩子们:
“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然后他给学生讲惠特曼的诗。
插一嘴。惠特曼的诗我读过一本《草叶集》,完全是大声朗读。他的诗可谓激情澎湃,很容易把人点燃。我读诗人的随性、自由:“我独自在远山荒野打猎,游荡着,为自己的轻松舒坦惊喜,傍晚挑了个安全地方过夜,点起一堆火,烤着刚猎到的野味,和我的狗一起睡在集拢的树叶上, 靠在身边。”读诗人的粗野、狂放:“我也桀骜不逊,我也不可理喻,我在世界的屋顶发出粗野的嚎叫。”当然,也读他悠闲地凝视着一棵小草的温柔。那时读惠特曼,激动时,身体在过电,嘴唇在哆嗦。一个代表着美国精神的诗人,影响力太强大了。
接着说。
原本这些十七岁的学生,有的要上医学院,未来要当医生,有的是未来的律师,有的是未来的银行家,现在来了一个老师,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于是他们组织起了一个“死亡诗社”,聚集在校外的一个洞穴里读拜伦,读惠特曼。本来准备上医学院的尼尔受到诗歌的影响,打算去演戏,导致父子之间发生剧烈冲突,最终自杀。他的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文学当然也是情感造成的。
苗炜说:“诗歌好像有一种危险的气息,或者说,文学有一种危险的气息。”
看后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似乎看不出情感伤害了谁,反倒觉得是纯洁的情感成全了一位大师。那么,苗炜真正想说的是什么呢?
一九六八年,有一个小伙子叫迈克尔·坎宁安,十五岁,在洛杉矶一所中学读书,课间休息的时候,会跑到校园的一个角落去抽烟。有个女孩也老在那儿抽烟,那个女孩很漂亮、很酷,每次放学都有一个年纪更大点儿的小伙子接她走。坎宁安抽烟时趁机跟那个女孩搭讪,方式是聊文学。这情形令人想起中国上世纪的文学热,年轻人到一起就聊诗,聊文学。男孩当然是在显摆,没想到女孩抽完烟,跟坎宁安说:“嘿,你能不能别这么蠢啊?你都读过什么书啊?你读过T. S.艾略特吗?读过弗吉尼亚·伍尔夫吗?”女孩说得很慢,声音也抬高了些,而且说的是这两位作家的全名,诗人T. S.艾略特,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男孩子老实承认,他没读过。
第二天,迈克尔·坎宁安就去了学校图书馆,书架上没有艾略特,他只借到了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他甚至读不懂《达洛维夫人》,但为了那个女孩,他沉浸在了伍尔夫优美的句子中。有趣的是,女孩早就忘了她曾经对男孩提到过伍尔夫。
迈克尔后来成了个作家,写了几个小说,《达洛维夫人》这本书始终在他脑子里转悠。终于他动笔写了一个小说《时时刻刻》,还改编成了由三大明星主演的电影,迈克尔担任编剧。
女孩压根不会想到,在若干年后的文学大圆桌上,迈克尔·坎宁安和伍尔夫坐到了一起。
请允许我充当一下文字搬运工:
“一百年前,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英国小镇上写《达洛维夫人》;过了五十年,有个十五岁的学生,在洛杉矶自己的家里读《达洛维夫人》,这个学生后来也成了一个作家,写了一个剧本,把《达洛维夫人》变成了电影里的叙述脉络。有一种说法,说古往今来的作家,都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你不知道谁和谁谈得来,谁又在影响谁,他们不是按照文学史的传承来写作,他们有自己阅读的脉络和喜欢的前辈。我们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不知道遇到哪本书,会突然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发现原来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被很久以前的一个作家写过。他穿越时空,讲述他的故事。你捧着书,发觉从来没有一个人这样贴近你的心,这样温柔熨帖地跟你说话。”
这是一个美丽的传奇,隔了五十年的时光,因为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弗吉尼亚·伍尔夫与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相遇了。
人们记住了迈克尔·坎宁安和伍尔夫,却无从知道那个漂亮女孩的名字。
按照佛道两家的说法,这也是一段奇妙的因果。男孩勾搭女孩不成,阴差阳错,却与前辈作家伍尔夫结下的因果。
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艾皮凯克是台计算机,他学会写诗,把自己烧掉了。《死亡诗社》里的那个学生,本来是想考医学院的,结果受文学教师的蛊惑,非要去学表演,结果自杀了。在电影《时时刻刻》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和她聊天,说为什么她小说里的角色,总要死一个呢?伍尔夫说,是为了对比,死去的人向活着的人彰显生命。她丈夫接着问,谁会死呢?伍尔夫回答,诗人,那些先知一样的人。
苗炜总结道:
有些人会死于意外,死于疾病,或者像一个先知一样,死于绝望。但更多的人会被岁月慢慢吞噬,这其实就是生命的本质。我们的情感更丰富,我们对生命有一种悲剧意识,这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生命的丰盈。
苗炜真正想说的是:
情感的丰富意味着生命的丰盈。
他还说:
希望你心中有爱,有诗。
我忍不住附和道:
是啊,人这一辈子,来一趟不容易,怎么可以没有爱,没有诗。
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