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行,说的是从一个你待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游玩,然后玩几天再回来继续你的生活。
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变得没有激情,换一下环境 ,接触一下新的事物,身体虽然疲惫,但精神还算充实。
截止昨天晚上零点钟,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零点了,整个旅行也算安全结束。这次去西南边陲,一个古时候所称的蛮夷之地游玩,心里首先多了一份忐忑和不安。毕竟现如今传的“缅北”“割腰子”……之类的词汇,让人不寒而栗。
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去了一趟西双版纳,才知道“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留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这美丽的歌词后面,流传着多少悲伤的知青故事。
游玩的第五天,我们到达了一个少数民族村落,一个傣族人聚集生活的地方。想象中的少数民族村落人们都穿着奇装异服,在跳舞、喝酒。现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到达这个村落时已经是下午的两点多钟了。大巴车有序地停放在一个停车场上,停车场的北边是一栋高层建筑物,东南方向是一片片绿色,也不知是庄稼还是杂草,远处则是连绵的山脉。
村子里负责接待的是一个看上去30多岁的女人,她盘着高高的头发,头发是染的那种偏黄又略带棕的颜色,并配着一个像发簪却又不是发簪的东西,应该叫发饰的东西,穿着白色的束腰式的上衣,下身配着看上去是少数民族特色的裙子,那种暗青细条格的步料,好像是自己印染编织的。
她说她的名字叫“小玉”,或者叫她“哨哨”。在她们这个民族,男的姓“岩”,女的姓“玉”。她们都没有各自的姓氏,如果你要在这个村子里找“小玉”,会有无数个小玉出来应声,要找她们,你得说要找“多少号”家庭的小玉。
对于年轻的男女孩,傣族人通常会用“毛哆哩”和“少哆哩”来称呼。”男孩叫“猫哆哩”就是帅气的男孩,女孩少哆哩,就是漂亮的女孩。对于中年或老年的男女,傣族人通常会用“老波桃”和“老篾桃”来称呼。“桃”是一个尊称,表示“长者”或“贵人”的意思。“波”和“篾”分别是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前缀。因此,“老波桃”就相当于“老先生”或“老爷爷”,“老篾桃”就相当于“老太太”或“老奶奶”。
走在他们村子里,遇到了好几帮在玩闹的女孩,大约有六七岁的年龄。她们追逐嬉闹着,非常开心。小玉说,在她们这里,孩子们都是不用管的,她们随便玩耍。我们中的一个人问:“你们这样散养孩子放心吗?孩子会不会被偷走?”小玉说不会,在她们这里,生活比较安逸,她们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而且他们对钱也没有概念,也不会存钱,他们一个村子统一进行农副产品的买卖,在谁家买东西都是一样的明码标价,都会汇集到统一的账户里去,也就是在村子里统一管辖。
她们村子里一共选出了26个和她一样的会说汉语有点文化的女孩来做接待,她们挣公分,每年到泼水节,也就是他们的新年时,村子里再根据一年的变化进行分配。
接待我们的女孩,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她的家里住的是叫吊脚楼的房子,但是这已经是第四代吊脚楼了。我们看到她们的家的一层就是一个很空旷的屋子,在我们这里叫院子,但是她们的有顶。里面停放着三辆大摩托,一辆踏板电摩,还有一个白色的轿车。这个屋子里空间很大,但是不是很整洁。有一个晾衣绳上凉着一堆一堆的衣服,好像就是那样搭在绳子上,不用折叠。
她的妹妹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穿着也很随意,不和她一样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拿着手机在玩。她的母亲穿着普通的衣服,也和我们汉族的穿着差不多。如果不是这个接待的小玉,不是房子的结构有点和汉族房子不同,真看不出是个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