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章第四节主要是讲心理表象是一系列表征。它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变化的根源不在于表象的象征作用之中,而在于动作的本身。
第三章第五节讲记忆和表象-记忆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记忆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它的逐渐组织化。记忆分为两种形式:认知记忆和唤起记忆。认知记忆,指先前见到的客体只有当它出现在面前时才能认知它;唤起记忆,指客体不在面前时能用表象-记忆唤起它。
皮亚杰认为记忆的问题,主要在于划分界限问题,并非所有对过去的保持都是记忆,一切图示(从感知运动图式分类序列等的运算图式)都不依赖于记忆,而能继续发挥作用。记忆仅仅是指从初级的感知——运动图式到最高级的图示的整个图示体系的造型方面。在初级的感知—运动图示中的图造型方面即是知觉的认识,而最高级的图式中的造型和记忆方面,即是表象—记忆。
这里出现一些新的名词——造型,知觉的认识和表象记忆。并且这一段似乎与前面的内容相互矛盾——“并非所有对过去的保持都是记忆”和认知记忆似乎有些矛盾。
读这本书就像在走迷宫,经历了一次次的猜测和自圆其说(自认为还未达到"印证"这样的高度)。我对“造型”一词的猜测如下:造形是指回忆并非机械的复印丶复制,大脑在完成表现记忆时会对原本的内容进行加工——某些部分内容被增加,另一部分被人为地减少或删除,记忆就变成被记忆者自己的了,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记忆是不同的。
造型是一件主动性很强的事情,记忆是基于客体主动的创造,而非被动的接纳。
本书第63页十根小棒的摆放记忆试验,似乎为达到这样的目标,第一组被试在用视觉,第二组在用表象(语言)记忆。记忆与儿童的图式水平有关,对成人来说,可能记忆与习惯运用哪种认知方式有关。当然,虽然记忆的图式带着主观意识,是扭曲的,不同于原型的。但是,我们(包括儿童)都在下意识的努力,希望准确记住每一个细节,大部分情况下并非有意识地删除某些内容。
皮亚杰说,一切图式都不依赖于记忆而能发挥作用,对一个图式的记忆,就是图式本身。这个意思说图式是独立于记忆之外的。对记忆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记忆本身,而是图式本身。图式的模式决定了记忆的内容。
本节内容最后一段也很有趣,我们似乎可以猜想:给孩子一段他们还不理解的语言文字(比如难懂的古诗、文言),也许他们会努力把它存放在无意识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知图式在不断地给自己曾经存放的内容重新编码排列,形成人们常提起的"语言记忆的童子功"。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皮亚杰治学中能够借鉴汲取别人的理论,以丰富(同化或者顺应)自己的理论体系,兼容并包,同时有所发展。
由此,我们也可以进行一次很好玩的猜想:当一个孩子对于一个记忆对象无法自圆其说(造型,有时这种造型也许是错的)时,他就无法完成对这一内容的记忆。即使错误的造型也可以让孩子部分地记住一个记忆对象,之后,当他的认知或图式达到新的高度,他会调整自己先前错误的记忆内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文中还提到,内化的模仿同样也包含着一种动作的因素在内。所以,动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切的起源。从吮吸、触摸开始,都在发展儿童的记忆做准备。儿童时期,十指的触摸对大脑的发育(脑皮层的刺激)非常重要。动手,对儿童来说有很多内容,最小时候的触摸,大一点的撕纸剪纸,再大一点搭积木,画画……有层次,有梯度的动手训练对记忆是有帮助的。我在网上看到有些老师教孩子打毛衣(围巾),我们小时候也曾过绣花的课程,劳动课程。各种动手的游戏,对训练记忆都是有益的。但是现在,手机游戏正在渐渐取代儿时的打宝、抓布子、抓旮旯,还有拾子等等游戏,孩子的动作型游戏不断减少,令人担心。
我对书中皮亚杰提到的"记忆促使符合于儿童水平的图示占有支配地位,表象—记忆与这种图示发生联系,而与所知觉的原型不发生联系。"是存疑的,我认为,儿童的图示和所知觉的原型相互影响,也在发展着记忆。例如,儿童初次记忆某个原型会很吃力,但反复尝试后,他渐渐可以记住这个原型的一部分,大量的知觉原型同时也在修正自己的图示。图示与所知觉的原型可以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