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余华
大约7.5万年前的一天,人类几乎就灭绝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火山灰云层下面很长一段时间,太阳发出暗淡的光芒。这一季的"火山寒冬"里,许多人因为烟尘窒息而亡或被毒死,或在寻找食物残渣的路上饿死,大量动物和植物也相继死去,整个世界毫无生气一派荒凉。
人类这个物种只有大约2000人活了下来,但他的后代们最终遍布整个星球。
今天,广义上来说,不管你是什么肤色,几乎都是另一个的克隆体。所以,你所能感知到的,同样也能被对方感知,沟通的前提是,你和他同样具备先天的感知能力、语言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能力。
我们都基于一个关键基础:人类世界的共识。
人类一切智慧交互的信息都围绕着彼此都懂的基础物质进行理解:食物可能在不同文化中指代面包、米饭、烤肉,但不会指代月亮。
共识决定了信息的组织结构:人类的嘴作为消化道的入口和发声器官,语言里自然会把说和吃的语意进行混合,同样的,如果人类是肛肠动物,食物的消化和排泄都是通过口器进行,那么“吃饭”和“拉屎”很可能是同一个词。
这世间本没有文学,文学诞生于人类懂得欣赏美的那一刻。人类的基因中,先天具备语言基础,远古的某一天偶然发明了符号,之后慢慢累就出人类文明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文字。有了文字好多的信息得以保存,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提高到足以区别于其他物种。
矇昧中醒来,人类逐渐学会善待自己与对方,用音乐、文学表达。文学从来不是某些人的表达,作家和读者能读懂对方也许真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某一点上,一起重温那段共同的记忆,以及由此幻化出的悲伤与欢乐、阳光与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