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逻辑谬误中,威胁恫吓取代了理智论证,在情绪上强迫对方接受观点。
在二战末期的波茨坦会议时,有人向斯大林提到了教皇希望欧洲在战后如何划分的想法。斯大林回应说:“那么教皇有多少个步兵师?”,暗示值得考虑的只有武力。同样,美国黑帮阿尔·卡彭说,“相比好话,好话加一把手枪,能让你得到更多。”
更多情况下,威胁恫吓是以更微妙的形式。如果老板强烈建议员工同意某提议,例如工作环境的安全是足够的,或者会计报告是准确的,该老板有可能就是在诉诸胁迫。员工可能会感觉到,如果不同意,就面临炒鱿鱼的境地。如果广告商对一份报纸说它们应该支持某位政治人物,否则广告收入将不能保证,这也是以威胁取代说理。同样地,如果一位导演暗示,女演员很可能得不到出镜机会,除非接受导演的性要求,那么这也是诉诸胁迫。
如果一位父亲告诉儿子不能在外呆到半夜,否则不能得到本月零花钱,亦属该谬误 。然而,如果父亲说,不能在外呆到半夜,因为你需要好好休息准备期末考试,那么这就是一个合理的论证。同样,如果家长对小孩说,圣诞老人只给听话的孩子礼物,那么小孩其实被微妙地威胁了。
宗教中关于信仰上帝,“帕斯卡的赌注”是一种诉诸威胁的论辩。帕斯卡争辩说,如果我们信仰上帝而我们是对的,那么我们可以进入天堂。如果我们信仰上帝而我们是错的,那至少我们在世上过了一个幸福的生活,相信上帝存在并且我们终将升入天堂。相反,如果我们不信上帝而我们是错的,我们一定会入地狱。如果我们不信上帝而我们是对的,那么我们在世上的生活是凄惨的,感到世上没有来自上帝的仁慈、公正或友爱。基于上述,我们赌上信仰上帝,总是比赌上不信,要对我们有利。
很显然,上述争辩是想威胁我们去信仰上帝,而不是去说服我们。更别提其中浓浓的功利主义思想应用于本应虔诚的宗教信仰后,那种近乎作呕的感觉了。
编译参考:《The Voice of Reason》by Burton F. Port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