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起了一个问题的讨论,因为对于社会认识想有深入的了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剖析,闲来码字与大家分享。
问题如标题:利他和利己哪个更重要?你会怎么选择。
问完这个问题,我陷入了沉思,这似乎是个哲学上的问题,也不是简单的逻辑表述所能探究的真理,但作为生活场景应用的我们,有必要让这样的疑问落地,使其不再困扰、甚至有利于你我生存。如果有一种思考,即使不那么科学、规范,但只要符合对于人生追求的认知,就可以为己所用。因此,抱着这样的想法,展开了思路。
分析两个因素的倾向性:利己倾向于自我利益的达成,这样的思路起始于人类的某种需要。当人们需要某样东西时,就会触动这样的利己考量。包括了利益交换、利益获取等等方面。
利他出现在社会变革当中,产生源于对某种情感需要,例如:愉悦自己,被需要感、有价值感、情感认同等。
分析两个因素的不同,不难发现:利他是社会的升级版产物。这里所指的利他是不求回报的利他,而不是为某种等价交换而提前准备的铺垫。那是否可以这样定论,利他更高阶、更重要呢?
的确,当遇到灾难时,灾区的百姓更需要施以援手;当遇到苦难时,伸出的手可以挽救数以百计甚至更多的家庭……也许你不知道你的小小善举意味着什么,也许救人于危难,也许正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许正在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也许正悄悄的为正能量建设感应场。
这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在源源不断地发出能量,影响着,治愈着周围的人。
利己是否就是次要自私的呢?几乎要被说服的笔者,转而想到了利己的原因:大多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活着。用长期的眼光来看,似乎在筑牢着根基,让一个人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拥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这何尝不是一种大爱呢?
当每个人都能够牢牢扎根土地时,这个社会的根基将牢牢地抓实地面,坚固而不可动摇。
一国之兴,在于百姓之兴,一国之运,在于百姓之运。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将自己的爱的种子播撒,去调和身处的氛围,让人间温情得以留存于人们心间。想到这里,我想,这应该是想找的答案了。
困顿究其原因,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明白这样的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确实,如果只是想想而已,那确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如何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呢?
愿做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的利己者,
筑牢自己命运的根基,
积厚流光。
也愿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
以微光之名,
播撒希望。
人生最害怕的事情是没有目标、
没有直挺脊梁地活着。
见风来,不知归宿,
见雨来,砸弯了让自己骄傲的脊梁。
愿做一个明白人,
等风雨来,
赏景听雨可否?
煮一壶清茶,
聚少“闲”人,
轮回共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