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在教室开组会,老师问我问题,然后我就开麦回答了问题。前面的女生回过头来就说了我一句,因为在带着耳机,我也没有听清,大概是是让我不要说活的意思。因为要听组会里面老师的话,我也就继续开会了,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继续说话。等我开完会后,我左边坐的女生问我开完会没有,然后就说前面的女生,说人家在开会,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大声说话。就用A女生代表我前面的女生,B女生代表我旁边的女生,B女生还有一个同伴就用C女生代表,A女生就很生气,双方语气态度都不太好,发生了争执,A女生就过来拍B女生桌子,然后抢B女生的校园卡,要看B女生是那个专业,叫什么名字,B女生感觉到了威胁,就用手机拍B女生,双方火气越来越大,然后A女生就打电话说要叫人来处理,恰好这个时候我有电话,出去接了电话,回来教师站了很多人,辅导员,保安,以及估计是管理的老师,然后导员就开始调解这件事情,我才知道了,下午的时候好像因为B女生在教室说话之类的和A女生发生了冲突,然后我晚上的事情只是一个导火索,A女生始终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因为在教室说话给她道歉了,然后他们两互相删除了手机里的视频。
其实没有必要去做无意义的争吵,吵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一个是很浪费时间,没必要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争吵上,二是吵赢了你也不能获得什么利益,三是吵架让矛盾激化还可能威胁你的人身安全。前两天在看底层逻辑,里面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比如,地铁里有人踩了我一脚,谁的错?我的错。明明是他踩了我,为什么是我的错呢?难道我不应该要求他道歉吗?我可以要求他道歉,但是,道歉有什么用?而且,我要求他道歉不需要花时间吗?他耍无赖和我吵起来,不是更需要花时间吗?我的时间难道没地方花了吗?对方还可能反咬一口:“你怎么把脚乱放啊?!”那怎么办?直接说:“我的错,我的错”,然后心平气和的走到旁边。这是因为,我的时间比他的值钱,浪费同样的时间,我的损失大——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一个人心里应该有三种对错观:1.法学家的2.经济学家的3.商人的,法学家根据谁证据确凿就是谁的错,经济学家是根据谁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商人是根据谁损失大谁的错。如果你是一个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但是将要损害的是你的利益,还是选择商人的立场吧——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因为我的损失最大。
这件事情让我回想起来高中发生的事情,一个女生因为不交作业和班里面的一个男生发生了冲突,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女生有一个混社会的男朋友,她男朋友叫了很多人,放学路上拦住了这个男生,因为下手没有轻重,你一脚我一脚,活活踹死了这个男生,这个女生以及男朋友和参与的人都被警方带走了,当时听到这个事情还挺震惊的,这个女生和男朋友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惨的是那个男生,生命从此就静止在那个夏天,整个事件他是损失最大的那个人,无论是金钱或者惩罚犯罪者都无法挽回他的生命,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一句我的错,不发生争执挽回他的生命对他来说比发生争吵好太多了。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是没有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改变事情的最终结果——靠自己,不要去做无意义的争执,只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事情,让自己的损失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