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明星文章与马伊琍先后发微博宣布离婚,因为微博文案的水平极高,引起了广泛热议。这一期我就借着这个热点顺带盘点和分析一下之前几例明星分手/离婚文案。
事件回顾:
文章:"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马伊琍:“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
首先两者的文案化用了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放妻书》中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整个文案格调都提起来。
实际上化用这种技法已经不是这对第一次用,之前文章出轨,马伊琍发微博回应的“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便是出自林语堂的语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除了化用之外,马伊琍的文案中还用了押韵和反复的修辞,“过”字和“错”字加强的韵律,这一点也是模仿者模仿的格式;而“深爱”、“努力”、“成就”三个连续的动词分别表示了两人在这份感情中的付出与收获,最后连续三个“过”字也表示这份感情无论怎么样,都真的过去了。
——
总的来说,两人这段离婚文案
写得非常到位且简洁 格调也很高
那么其他明星的文案又是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案例分析:
1/范冰冰&李晨
范冰冰:“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各种告别,感谢一路走来你所有的给予,支持和爱。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李晨:“从朋友到爱人,再做回朋友,情感的形式会变,但你我之间最纯粹的感受不会变,彼此的信任与支持是永恒的。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分析:文案用了两种技巧。首先是造梗与玩梗,范冰冰与李晨的恋情自始而终都围绕着主题“我们”,可谓是首尾呼应。当年公布恋情的时候文案是“我们”,而在相恋期间多次以“我们”为文案,分手时依然如此,官方玩梗,能拉近读者的距离。明星这类操作有不少,好比被网友造梗“你看这个面”的吴亦凡就官方推出“大碗宽面”作品玩梗,效果显著;又比如自觉造梗“官宣”的冯绍峰与赵丽颖,目前已经多次用到“官宣”。另外一个技巧就是双关,“我们”一词拥有多重含义。“我们不再是我们”一句呼应了“经历各种告别”与“情感的形式会变”,第一个“我们”是代词,指现在的两人,第二个“我们”是指象征两人相爱的词语,也是指过去的两人,也就意味着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在范冰冰与李晨恋情中象征相爱的“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中第一个“我们”是代词指将来的两人,第二个“我们”指的是两人将来的新的关系。
2//王菲&李亚鹏
王菲:“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
李亚鹏:“我要的是一个家庭,你却注定是一个传奇,怀念十年中所有的美好时光。爱你如初,很遗憾,放手——是我唯一所能为你做的。希望你现在是快乐的,我的高中女生。”
分析:两人的文案风格截然不同,分开谈。首先是王菲,王菲的文字透露着她一向如此的性冷淡风,言简意赅,“这一世”传递的信息是“整一辈子”,也就是两人理念上矛盾已经到了用一辈子也没法调和的地步;俗话说“有缘无分”,如果两人连“缘”都“尽”了,“夫妻”名分当然也就没有了,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已经离婚,而不是想离婚或者仅仅是闹矛盾;最后一句“我还好,你也保重”,“还”在汉语中有“勉强”之意,比如“还行”(勉强可以),证明离婚对王菲是有影响的,而“也”字表达王菲已经保重了,希望对方也能保重。然后是李亚鹏,“家庭”与“传奇”的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理念上的不合,同时“传奇”一词也是来自王菲在春晚《传奇》的经典表演,而正是因为“传奇”不能为“家庭”所束缚,所以李亚鹏才会说“放手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另外“爱你如此”与最后一句“我的高中女生”是相对应的,描述的都是曾经李亚鹏爱的那个王菲,只不过物是人非了。这一对的离婚宣言看得出来王菲和李亚鹏之间的理念已经有很大差距,没法调和,但离婚这件事两人都是有影响的,只不过王菲更能释怀;文案没有很多的技巧,但是文案内部逻辑严密,表达清晰,堪称经典。
3///景田&张继科
景甜:“感恩曾经相遇,愿今后一切安好。”
分析:景甜的分手文案很简单,但也值得分析。“曾经”是已经过去之意,是整句的关键,因此若去掉直接发“感恩相遇,愿今后一切安好”就变成了公开恋情了。所以景甜的这段文字颇有春秋笔法之风。所谓“春秋笔法”指的是微言大义,小小的文字处理会对整篇文字有影响,比如“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春秋鲁隐公元年》,这是讲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弟弟。其中用了“克”这个字,是因为郑伯跟段是兄弟争国,段割据城,如同另一个国君一般所以用克,不用征、胜。称郑庄公为“郑伯”是批评他没有尽到兄长的责任,精心安排把弟弟推到造反的道路然后消灭。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种例子,像“竟然”二字的运用则很容易会造成反效果,“小明今天上课”与“小明今天竟然上课”差距很大。
4////阚清子&纪凌尘
阚清子:“没出轨,没捉奸,没合约,真分手,谢谢大家关心。”
纪凌尘:“你喜欢大海,我爱过你。”
分析:依旧是分开来看。阚清子的文案,用了排比,把容易招人猜疑的原因(道德问题、商业原因)全部排除,同时三连的排比表现了阚清子强烈的负面情绪;在三连“没”的铺垫下,用一个“真”字形容“分手”就再一次强调了并非商业炒作。纪凌尘的文案,“大海”是象征自由,可以猜测是对方喜欢自由,相恋可能是一种束缚;当然,还可以结合之前阚清子发布的微博“不想在机场等一艘船”来分析,既然在机场等不到船,那么就去大海等船,所以这里说“你喜欢大海”还是能解释得通;另外“我爱过你”的“过”字也表示已经过去了。
5/////张歆艺&杨树鹏
杨树鹏:“有力量相爱,也有力量放手,这样好,各生欢喜。”
张歆艺:“我们走过的道路,打过的怪兽,旅行所经之地,海洋和花朵,云和幻想,都还在心里,所以请你继续相信爱情,哪怕追寻千里万里。”
分析:同样分开分析。杨树鹏的文案,首先是用反复使用“有力量”一词,强调了选择分手与当初选择相恋的心情、感受的强烈程度是类似的;“这样好,各生欢喜”则让人看起来觉得两人相恋那样已经是不“好”、不会“各生欢喜”,也就是相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苦恼和不好的事情。张歆艺的文案,从细节入手,慢慢诉说了两人之前的经历细节,虽说是细节,但多与大多数恋人经历的类似,引起共情,从情感上就让读者觉得心疼作者;最后一句祝福对方,同时也正式传递出分手的信息——如果没有“追寻千里万里”一句,上面的那些文字完全可以用来表示原谅对方继承坚信爱情的意思,而“相信爱情”需要“追寻千里万里”,也就是说空间距离与对方不远的“我”已经不是对方相信的爱情,正式表达出已经分手之意。
6//////倪妮&冯绍峰
倪妮:“峰绍冯,说你呢?”
冯绍峰:“妮倪,你叫谁?”
分析:两人分手的微博最大的特点是避开正面交代,以侧面叙述,表面上是答非所问,实际上通过侧面描述已经表达了信息。举个例子,古龙武侠小说《九月鹰飞》:
叶开忍不住又道:你为什么还是戴着这草帽?”
墨九星道:因为外面有狗在叫。
叶开怔了怔,道:外面有狗叫,跟你戴草帽又有什么关系?
墨九星冷冷道:我戴不戴草帽,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这段话里面墨九星并没有直接回答叶开的问题,而是借助外物(举狗叫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样的,倪妮和冯绍峰也是通过外物(转发布小什大师的微博)来传递已经分手的信息。这种语言交流方式实际上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常见的。当然要细说的话,两人还用了对话体的形式,另外冯绍峰的“妮倪”还用了谐音。
end////总结
其实明星的日常,结婚生子什么的,都已经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通过微博文案内容来营销还是很重要的。
微信号:biaomianwz 表面文字 我们的文章 非常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