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刀尔登《中国好人》
(文/江寒园)
知道刀尔登,没记错的话,是在《意林》上。
那是高中时候。时常翻阅一些杂志比如《意林》《读者》,偶尔见他的一两篇文章,短小精悍,很有思想见地。一般我看文章不看作者名字,除非这篇文章足够惊艳,才会抬头看看那几个字,几次之后,就记住了刀尔登。
如果翻阅报刊杂志也分由低往高,逐级进阶的话。那我的杂志阅读情况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小学时候看《故事会》,一篇篇豆腐块看得津津有味。等上了初一,《故事会》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了,现在想来大概明白《故事会》的受众群大致就是小学文化,工活忙毕,闲下来翻翻。直到现在家里竟然还残存着几本,寒假时朋友拜访,翻我书柜倒腾出几本,看了一会,友人哀叹,这写的,看不进去诶……
初中开始翻阅《读者》《意林》,到高中,在邮局订阅了《意林》,说到订阅,小学时候看得最多的其实是正统“杂志”——《满分作文》之流。现在想起,里面那些作文即使当时看来都幼稚死了,没怎么细看。倒是百货大楼里有个叔叔卖书,于是没事儿几乎翻遍了他那里我感兴趣的书。那时候由于老师父母地劝教,看得最多的就是作文书,什么《幻想作文大全》、《作文详解》,到高年级也就是六年级,高端了一点,要学写议论文,记得买了几本《议论文大全》,在朋友家买的,他拿起印章,嘭嘭嘭的戳了好几个。搬家时,翻出厚厚一大摞这类作文书。
只买过一本《儿童文学》,那一期的文章特别精彩,现在依然记得一些内容,比如《饲狼》。
高中时候《意林》订了一年,后来就没再订了。现在还收藏着那一叠叠绿油油的封面。看着也是赏心悦目。期间也断续买过其他类似杂志。比如《青年文摘》、《格言》。高一语文老师向我们推荐过《书屋》,市面上印发的比较少,高中时候没看过几次。高三后期有位同学购得店里余存一本,这才有缘得见。高三上晚自习总有广告人员派发杂志,一些夹杂着广告,一些则是新办的小杂志,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可看的东西,有时还会紧张兮兮的在课堂上偷看。高三后期,因为是文科,班里几乎每天都有人买《时代周刊》、《看天下》之类的新闻杂志,大家互相传阅,有时传到我这里就被我扣下了,晚上带回宿舍慢慢翻看,第二天再还给人家。
大学有了专门的报刊阅览室。这时基本已经抛弃了《读者》、《意林》之类。看的最多的是《萌芽》和《书屋》,有时也翻翻《南方文坛》、《读书》、《三联生活周刊》,不过后者已经很少了。写到这里我才想起来,第一次读《萌芽》是在初三暑假,那时《萌芽》的文章写的很好,对我有很大触动。现在还有几篇一直留存在我记忆。比如项国托,王若虚和蔡骏等。邻家哥哥订了好几年的萌芽,被我一摞摞搬到家里,消磨了整整一个初三暑假。有好书好文相陪的日子真是舒服。
大学开始也是期期不落的翻阅过,结果越来越失望,好文章变少,质量和前些年没法比,于是慢慢就放弃了。《书屋》也是,看到后来也就明白介绍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小知识,小聪明,同样地在书里也能读到,所以现在一般的杂志都被我看做零食——不顶饱,顶多作为“饭”(书)的补充,嚼嚼嘴磨磨牙还好。
读书比看杂志有乐趣得多,杂志浅,啥时候翻哪一页都能看进去,书深,你看了不一定能看懂,但真得看出门道了又会获得比杂志多得多的乐趣。
蒋峰在《恋爱宝典》开场里有段关于杂志和书的评说:
你吃软了,意识到这可能会刺痛我,你软软地问,那为什么杂志随手翻哪都能看,书就不行呢,读哪哪烦,你说你没见哪个咖啡馆不放杂志放书的。我今天再告诉你一次,TATA,杂志浅,把理说前面,看不懂,后面再跟你扯十来个真事假事,漏掉哪个问题哪个事不耽误你理解;按理我该在分号后工整地说一句书深,但这个人人都知道,就是没几个人相信。我说书整,没那么碎,从头到尾就讲一个事,写第一章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第十一章怎么写,所以不从第一页仔细读你进不去。
那读进去有什么乐趣呢?
简单点的乐趣就是你在第十五章看见有人把衣服挂墙上,重新过一下你会想起钉子是第三章敲进去的,这是个难以言喻的快感。说大了,就是悟理,杂志是硬跟你说理,书是你悟到了一个理。
直接说出来不更省事吗?
一是有些理不好说,说出来你也不明白,借故事就好表达了,再就是故事带着理感染了你效果会更好。
而刀尔登这本《中国好人》恰恰就是由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短文构成,单个放在杂志上无疑都很优秀,但要凑成一本书可能只会是一些小水果(那些烂文章组成的书自然就是零食了不顶饱还没营养),没有长篇小说一气呵成一读到底的气魄,更不会有读到第十五章时惊觉前文早有伏笔,再翻回第三章的惊喜。只能作为零碎时间的补充,像翻杂志一般看看停停,没有连贯的思想表达。于是这才理解为什么陈忠实在写了多本中短篇小说后一定要写一部可以“死时垫棺作枕的”《白鹿原》;为什么梁任公,胡适等等民国文化风骚人物流传更为长久的是他们的学术书籍而非当年为人争相传阅的政论。
如果说读胡适好比吃饭,读鲁迅如同吃药,那么这一类没有一以贯之的思想表述,只是一片片文稿砌成的一本书就把它当做水果零食好了,闲碎时间磨磨牙作为饭食的补充也不错。上文也有说错的地方,比如当下的许多书籍都不配被当做饭,最多称它们为快餐而已。
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出处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