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大街上的年味越来越浓,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们,有的忙着置办年货,有的忙着接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在外工作的人忙着赶回家和家人团聚。
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热闹。但热闹背后,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已没有了从前的那种渴望与急切。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起来,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看。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文化习俗,传统节日不同程度地反映着时代的经济。春节、过年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表现。在农耕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生活水平处在温饱上下的时期,吃好、穿好是人们最基本的诉求,以至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见面打招呼习惯用“你吃了吗?”来表达彼此的关心。所以平时吃不饱穿不暖或者勉强吃饱穿暖但却吃不好穿不好的年代,过年无疑是一种生活渴望,因为节日期间可以有好吃和好穿。
其次,从人们的消费目的来看,消费有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一如郑板桥所言了:先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然后才能谈得上琴棋书画诗酒花。先解决了眼前的苟且,才能谈得上诗和远方。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吃好穿好已经都不再是什么问题,人们怎么还会期盼何时过年呢?
再次 ,从经济学中的“边际递减规律”角度来看,人们物质上的满足感会随着物质的富有而不断降低。正所谓物欲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是物欲世界的恶性循环,20年前或许自己因为买了第一部手机而开心得不得了,10年后或许你换了一辆跑车都买不回当时的开心。物质带来的满足感总是有时间限制的,因为物质基本上可以用钱获得,因为有钱,物质的获得越来越容易,因此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也越来越少。
最后,人的需求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甚至灵魂需求。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会越来越追求精神需求乃至灵魂需求。而精神需求和灵魂需求并不像物质需求那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相反却是千差万别。满足不同人的不同精神需求或者灵魂需求,绝对不会像发展经济一样,只要把GDP的速度质量搞好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以上分析,纯属个人观点,若有其他观点可以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