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奇小编和怪小编
你是否一到空闲的时候就打开淘宝?
你的日常消遣是不是逛街?
是不是只有花钱的事情能令你愉悦?
为什么我的购物欲渐渐的增涨了呢?
还没到月末我的钱都去哪儿了?
有多少人拜倒在奶茶的石榴裙下?
奶茶成为许多人的续命之物
你问问自己
有没有一天
你是没有买过喝过奶茶的?
你是否真的需要它?
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这样一种人
以一种看似低调的方式
秀出自己的余额
朋友圈时不时能看到这样的截图
不管是朋友父母恋人
都逃脱不了发红包这一举动
一些人通过红包自以为展现了自己的经济情况
一些人通过红包展现自己的恋爱生活
大多数人只为迷惑自己
披上“大佬”“社会人”的外衣
每次看到pyq里晒红包的
心里都想os一句:
你是有多无聊
有些人对名牌的执着
就像林妙妙对食物
慈禧对裴翠一般
这一类的人如果离了名牌包包衣服首饰
他们赖以生活的来源仿佛被截断
可能半边身子就入土了
如今快递漫天飞
街上的快递员都快比车子多了
家家都是堆积如山的纸箱子
倒是让捡破烂的经济水平提高不少
消费主义在快递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猪猪女孩们
不是在取快递的路上
就是在网购的途中
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小红书
作为我的每日消遣
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博主网红
鼓吹消费升级超前开支。
“包治百病,买不起的包可以用花呗啊”
“分期买大牌,你也是精致女孩”
“xxx口红必买枫叶色
砖红色蜜桃色斩男色大表姐色…”
“每月爱用分享”
“购物分享”
“空瓶记录”
我好像不知不觉
变成了一个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Consumerism) 是什么?
Consumerism is the human desire to own and obtain products and goods in excess of one's basic needs. Basic needs typically refer to having sufficient food, clothing and shelter.(According to Jalelah Abu Baker from THE STRAITS TIMES)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购买欲超过你的基本需求(吃饱穿暖有地住)。
消费主义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将个人物质上的自我满足和快乐放在第一位,并且将这种思想传播变成一种风气。
消费行为从单纯的购买需求变成广义的购买意义以及生活方式。购物已经不是单纯的购买商品,而是满足购买瞬间的快感,也可以说是为了消费而消费。
购物使人快乐?
那我们来唠唠购物带来的快乐,与其说那是快乐,它更像是快感。当你清空购物车或收到快递,体内分泌多巴胺(与人的情欲类似),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物欲的实现。
当你清空购物车会感到无比快乐,可要维持这种愉悦却是因为买来的东西超出你预期的有用。就比如你买了电影大师课,看完视频后感觉收获良多才会感到学习后的满足感。
物质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所以消费很难带来真正的幸福,多数还是停留在快感。消费主义者试图用不停的消费带来快乐,却很难持续,下单后拆完快递兴奋感就消失了,只能不停重复试图感到幸福,好像也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
前段时间一度疯抢的星巴克猫爪杯优衣库kaws联名以及匡威vans,商家依靠的是饥饿营销、稀缺法则(the scarcity principle)、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刷屏(frequency illusion) 以及对年轻消费者的了解。当购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猫爪杯容量过小使用感不够好,匡威磨脚痛到不会走路等等。如同我们奋不顾身地跳入了商家为我们设下的陷阱。
更明显的例子就是购物节越来越多,一开始的双十一双十二到现在女生节、女神节、情人节、七夕节、520、618等一系列打折活动,商家很努力费劲心思想让我们多买再多买,但是仔细想想因为各种安利种草和折扣让我们买了多少不需要以及不合适的东西。
上次购物节买的餐巾纸用完了吗?
是不是衣服已经多到自己都忘了?
是不是总有两支的颜色几乎一样的口红?
是不是拆快递比拧瓶盖都熟练?
是不是在清理房间的时候
发现了一堆从来没用过的稀奇玩意儿?(灵魂拷问)
想看更多有趣插画,更多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奇奇怪怪的留学生活
也可以关注微博 奇奇怪怪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