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京市中考作文《身边的文学踪迹》审题与例文赏析

2022南京市中考作文《身边的文学踪迹》审题与例文赏析

写作是生活的需要。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你就能写出好文章。来,试试吧!

学校水池上方需要张贴一张指导学生有效洗手的说明,请你撰写。

要求:①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②120 字左右;

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文学遗迹遍布,文学名家辈出,文学爱好者众多,文学氛围浓厚。近来,有关部门拟组织“文都少年行”征文活动,你积极参与。请以《▲ 身边的文学踪迹》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动词,如“寻访”“发现”“话说”“小议”等,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 600 字。

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审题:

2022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体现了中考试卷结构化的追求,这道题跟全卷主体内容相呼应,引领考生用心感悟这座有近2500年建城史和 450年建都史的古城,探寻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其留下的“文学踪迹”。中考之后,“南京文学之都”微信公众号便做出了回应:“这道南京中考作文题,答案我们已经准备了1800年”。

这是一道充分彰显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试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的“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这道作文题体现出很好的导向,引导学生面对绵延千载的浩荡文脉,面对星罗棋布的文学遗迹,用眼睛、用心灵去体察,通过浏览“身边的文学踪迹”,去体味“文学之都”的神韵,感受那勃勃跳动的文心,进而提高文化自信力。

毋庸讳言,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无孔不入的“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严重,真诚的情感、慎独的精神和美好的信仰很难成为他们生活里关注的对象,我们迫切需要用文学的审美意趣来陶冶性情,激发内心的诗意情怀,重塑对世界的认知模式。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学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唤醒灵魂。诗人西川说:“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苏醒了。”我们从文学作品里读到的,不只是学识,更有深沉、优美和高贵的精神内涵,我们还能洞悉作家那悲悯深挚的内心。的确,经典的文学作品总会以其多元的精神价值感染、影响读者,在帮助读者认识世界、获得睿智的同时,也教育读者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情怀对待他所生活的时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获得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我们能够认知置身其间的时代,又能跨越时代界线而获得永恒的滋养。然而,只是在书本中接受文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走进现实世界,在历览“身边的文学踪迹”中提高审美鉴赏力。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为考生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写作空间。“身边的文学踪迹”既指历朝历代留下的文学文化遗迹,也可以指生活中人们热爱文学的种种言行。这个“文学踪迹”既可以是实体的建筑、场馆、碑刻、字画等,也可以是人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气息。南京的文学遗迹随处可见,文学活动丰富多彩。大多数风景名胜都留下过历代诗人的吟咏,使这些古迹焕发出文学的魅力。在今天的南京,各种笔会、雅集纷呈,校园文学社团活动折射出独特的文学光彩;而大大小小的书店、图书馆,又为文学之都增添了一抹亮色。诸多的元素都能成为写作题材,其选材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文题前面横线上要求填写一个动词,例如寻找、探访、发现、记录、感受、话说等等。如果填“发现”“探访”-类动词,就可以讲述一段经历;如果填“小议”“话说”一类动词,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填“介绍”类动词,可以对“身边的文学踪迹”进行解说。可以说,这道作文题也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文体选择自由度。

写作中要注意的是,如果写探访类文章,要避免写成流水账,或百科词条式的介绍,罗列几个景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无法给人启迪的。应尽可能选取那些并不太引人注目的“文学踪迹”去发现其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精神层面带给后人的影响、表达出自己所获得的领悟。如果选取大众化的“文学踪迹”,或是历史文化名人的遗迹,也应该从一个较小的点切人,否则容易落入俗套而缺乏新意。如果写论述类文章,同样要有新的见解,不要写成空泛议论保护文化遗产的文章。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文体,都要体现自己独立的思考。

例文1

欣赏身边的文学踪迹

等秋的手指划过长空,满城的梧桐就变成了金树,南京又成了金陵。

在大街小巷里穿行,很容易想到唐诗宋词,想到那些来过这里的诗人词客和他们留下的美丽诗句,心里一片晴朗。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个秦淮河畔的公园就叫“白鹭洲”。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水上浮萍栖息,睡莲安静。水边偶有白鹭翔集,飞时掠水绕树。远处的水杉高直,枝丫在蓝天白云间画出了一幅剪纸。我不知道大诗人李白写下那联诗句时是否在这早秋,但我知道他笔下的白鹭洲应该不是这里。可文学就这么神奇,因为一句诗,这里的草树花鸟仿佛有了历史,有了灵气。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下。”漫步朱雀桥边,早看不见野草花了。傍晚时分的乌衣巷口,夕阳仍如唐代一般斜照着粉墙黛瓦。熙来攘往的人潮在古街上流动,此起彼伏的叫卖渲染着阵阵飘香的人间烟火气。据说当年这里常常是王谢子弟玄衣出入的地方。想来,如今不单身着乌衣的“旧时堂前燕”,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王谢豪族也已泯然成众了吧。可是这联诗句千古流传,让这寻常巷陌颇不寻常。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绕城的一脉清流适合在晚间欣赏。乘画舫,两岸五光十色,水中光怪陆离,轻歌漫曲,柔波细细,杜牧先生泊秦淮,是否也是这样的情境?“想得玉树琼殿影,空照秦淮。”离人心中的秦淮孤月未免伤感,而河水上的月光,着实如雾似纱。千年后的一天,“夕阳已去,皎月方来”,朱自清、俞平伯两位先生同游秦淮,桨声灯影,再传佳话,一样的河水,不一样的心境,真令人向往。

梧叶流金的日子,去城南的秦淮风光带走走。想着从古到今,南京都被诗意笼罩着,点点诗痕,让她成了一座诗城。走着走着,自己好像也变成了诗人。

【赏析】

文章以诗意的句子起笔,引领读者徜徉在秦淮河畔,从白鹭洲到乌衣巷,最后夜泊秦淮,在诗意里流连,在文学里沉醉。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小作者以城南秦淮风光带为描写对象,抚今思昔,串联起古代和现代的文学踪迹。文章主体部分以李白、刘禹锡、杜牧的诗句为导引,将泰淮风光带中的几个著名景点集中起来,在写景状物之中融入历史人文之思。白鹭洲似乎氟氲在唐诗里,草树花鸟也仿佛有了历史的气息;而乌衣巷口,夕阳仍如唐代一般斜照着粉墙黛瓦,只是曾经的王族气象被人间烟火气取代;杜牧夜泊的秦淮,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千年之后,朱自清、俞平伯同游于此,桨声灯影,再传佳话。这几个景点以白天到夜晚为序,作者的行踪清晰可辨。

此外,文章语言清丽生动,丽词佳句俯拾皆是。对三处景点的描画所用笔法有别:白鹭洲公园动静相宜;朱雀桥边、乌衣巷口今昔对比;秦淮河则串联起古今才子学人的绵长情思。画面明丽动人,哲思深沉婉转。结尾呼应开头,当满城的梧桐变成了金树,南京又成了金陵;在秦淮风光带走走,自己好像也变成了诗人,文章有着别样的诗意。

例文2

珍惜身边的文学踪迹

战火冲击,旧城改造,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没能留存下来,包括一些文学遗迹。好在现在大家的文保意识都增强了,那些重修的古建筑,一样珍贵。

爷爷是个老南京,也是个大书迷。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没有现在忙,双休日、寒暑假就常跟着爷爷去南京各处转悠,听他讲那些古迹的故事。

有一次,爷爷带我去瞻园,他指着一座假山石上的亭子告诉我,那就是《儒林外史》中雅士们雪夜饮酒的所在。大冷的天,如何在户外饮酒?原来,这亭子的四根柱子是铜做的,中间是空的。人们在亭中活动时,就在这四根柱子里点起炭火,这样,即使大雪纷飞,亭中也温暖如春,而且赏雪毫无遮挡,不要太惬意哦。这样看来,古人真的很风雅,很会享受生活哦。但爷爷说,这亭子连整个瞻园应是建国后按旧制重建的,原先的瞻园比现在大得多,可惜毁于战火。我那时想,现在的瞻园得好好爱护,别再弄坏了。

还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莫愁湖看海棠花,走到湖边的一座亭子时,爷爷又想起了《儒林外史》。他说,小说中有两位才子,在这里举办了一个大会,轰动一时。他们让六七十个戏曲演员依次表演,自己当评委给她们打分,排出名次。得知消息的居民,都划着船来看呢。那些美丽的演员装扮好,走上小桥,穿过回廊,来到亭子上,唱一段戏,真是绝妙的表演啊。我说,那不就是选美吗?爷爷说,是选美,但在那个时代,想想还是蛮出奇的。

像这样的出行有很多次,比如,到雨花台,爷爷就会说《儒林外史》里杜慎卿的活动;到报恩寺,爷爷又说《儒林外史》里写过琉璃塔在夕阳下的壮观;到夫子庙,爷爷则说《儒林外史》里记述过秦淮灯会……爷爷说,《儒林外史》虽是小说,但能看到昔日南京的景象。书中记录的南京名胜和风俗虽然有许多都不在了,今天有好多在重建修旧如旧,还是值得玩味的。

我上初中后就不大跟爷爷逛游了。有一回和同学去老门东,遇见重建的芥子园,想起《闲情偶寄》,忽然理解了爷爷--文学的踪迹难得,需要一代代人的爱护与珍惜。

【赏析】

《儒林外史》中涉及南京地区的篇幅较多,描绘了南京社会生活的浮世绘,留下一幅18世纪上半叶的南都繁华图。作品中刻画了众多南京士人、市民形象,而且通过这些人物表现了作者社会理想的倡导、破灭从而更新的过程。《儒林外史》中对六朝古都山山水水的描写,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如今,中外人士来游者无不蹑迹追踪先贤遗址,将感受留诸笔墨,以弘扬民族文化之优秀传统。这篇考场作文,以自己跟随爷爷游览南京名胜为题材,讲述了一位喜爱文学的老人在行走间不时发现文学遗迹的故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都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

有时候,遇到纷繁复杂的内容时,不妨就以简简单单的思路,专写一个方面,不旁逸斜出。本文聚焦于《儒林外史》里所记述的南京城的风景名胜与风俗人情,瞻园、莫愁湖、雨花台、报恩寺、夫子庙……小作者如数家珍,将这些名胜与文学作品中的情节自然联系起来,这样让人体会到,在南京,文学踪迹随处可见。不过。在历史长河里,很多文学遗迹已然湮灭,很多亭台楼阁都已经是重建的了,对此,小作者表达了文学的踪迹也需要一代代人的爱护与珍惜的思想认识。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刻意的描写与堆砌,让人读来感觉平易而亲切。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这样描述南京: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读了这篇作文,我想说,南京也把历史溶解于文学。


例文3

记录身边的文学踪迹

我们学校不是名校,但我们学校有个好传统,就是每逢中秋节就举办诗会。

还有 36% 的精彩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支付 ¥4.00 继续阅读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386评论 6 47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93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851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953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971评论 5 36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84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12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148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744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5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79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8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7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45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9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