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颗星星,我是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的,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了暗物质,它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你的出现永远改变着我的星轨,无论你在哪里。
——高晓松
下班路过一个路口一阵熟悉的花香扑面而来——已经到了桂花开放的季节了。
我望着对面祖上坟前的两棵桂花树,兴奋地对奶奶说:奶奶奶奶,桂花开了,好香啊~奶奶看着自己的曾孙们追逐的场景,一边掐着菜,咧着嘴笑笑,应答着我:是啊,那两棵桂花树今年开得格外茂盛,你哥哥说回来要去敲下来做桂花酒呢。
一周后,桂花芳香依旧,在学校的我却被告知奶奶突然生病,还进入了重症监护室。然后,还在赶回家的路上,又被告知,奶奶已去。就这样,我连奶奶最后一面都没见着,脑海里只一遍遍回想着最后一次与奶奶说话——离开家去学校的那天,奶奶说:要早点回来啊。
“我回来了,奶奶,对不起,我回来晚了,我没有听话早点回来,奶奶,您睁开眼睛看看我啊·····”跪在灵堂前,如何撕心裂肺都已无力回天。
中秋佳节,原本是我们家族聚会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传统节日奶奶便会将家族人聚起来,一起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一大家子欢聚一堂,而中秋这顿晚餐必不可少的就是糍粑。
糍粑以糯米为主料,清水浸泡后放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然后趁热抹上大米磨成的细粉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整个过程要无缝衔接,糯米一旦冷却后制作出来的糍粑便有损口感。已经制作成型的糍粑还要放在烧热的锅里炕一会儿,然后搁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在盘里滚动之后便可取食。
将舂柔韧的糯米制作成型是个关键的步骤,需要迅速且均匀的抹上米粉,制作成型之后还要适当地揉捏,力度要适中,太大容易使糍粑太紧,没有蓬松感,太小又不足以使糯米充分黏合。每次到这儿了奶奶都要亲自上手,即使是到了耄耋之年,身手依然迅捷到位。母亲和婶婶都有传承奶奶的这门“技术”,但都无法做到奶奶那样的流畅极致。
“你奶奶做糍粑最在行,可惜,太仓促了,我们还没有练熟她教的技术,她就走了”上个周末,母亲一边捏着糍粑一边对我说。看着一个个圆碌碌的糍粑,我和母亲都陷入了沉默。
一声车鸣,眼前人行道上的红绿灯已变绿,倒计时清晰可见,时间的脚步一刻不停。
又是一年桂花香,又是一年中秋月,只是,物是人非。
时间不会给你排练离别的机会,我们能做的,也许就只剩下在离别前,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回忆。而在外拼搏的你,你的日程安排中,是否有一项是回家看看家里年长的老人呢?而他们的日程,所有的可都只是:
希望你早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