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多云转阴
今天和文老师探讨老生常谈的“唠叨”这个话题。
文老师:“父母就是太爱孩子了,所以反而让孩子们觉得很压抑,被控制,窒息。
做了这么多,其实都是这个原因,唠叨啊,控制啊,潜意识里期待完美小孩啊,但父母都不会觉得自己这样了。”
我:“我以前老嫌弃我妈唠叨,后来看了一个文章其中一句话感动了我,作者说:唠叨是因为怕爱传递的不到位。我忽然就理解了父母的唠叨。”
文老师:“我的感受还有另外两层意思:1.就是你不相信我,所以你反复唠叨我;2、你自己焦虑,所以反复叨叨我。
唠叨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潜在的对孩子的不信任和自己的焦虑。”
我:“你的这个感受是对的,这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父母的角度就是要把他们的关爱反反复复传递出来,所以孩子反感唠叨,父母又觉得孩子不听话。
这其实也是一个矛盾体。有人觉得一辈子被父母当做孩子看待是件很幸福的事,唠叨就是宠爱和幸福的见证;有人觉得唠叨就是父母不信任自己,想要控制自己,他们觉得这种唠叨令人窒息,所以厌烦父母一直想逃离。
这两种不能说是谁对谁错,也不是非黑即白,两种情况都存在也都合理,只能说世界是参差多态的,这也正是幸福的本源。”
文老师:“确实,事物都是多面的。我反而只站在咨询师的角度了,你的更宽泛。上年纪了之后可能才会明白你刚才说的这些。”
和文老师讨论到此结束。
确实如她最后说的那样,大概只有年龄大了之后才可能会明白我说的这些了,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就是文老师分析的那样。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喜欢妈妈的唠叨,只是对唠叨释然了,能理解唠叨背后的意义了,不会再生出叛逆之心了。妈妈唠叨她的,我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干别的事装作在听就好,不再嫌弃她的唠叨。即便不想听时也不觉得她的唠叨有多烦人,就当我干活时听音乐一般。时常会想,半百的年龄还有父母在身边唠叨,这可真得是修来的福气。
这人那,需要阅历,需要沉淀,才能明白一些道理,才会对一些事情释然,才懂得珍惜眼下的生活。
所以呢,对青春期的孩子应该包容,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接纳,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边界,少一些唠叨,再少一些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