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清早起床上学前。
儿子大哭大闹,哭得非常伤心。这样的情况从3月1日开学到3月6号一直持续。
妈妈:上学是每个小朋友必须做的事情,就像妈妈一定要上班一样,我们有各自的事情,必须自己一个人去完成?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你以前没有这样是说过,为什么现在不愿意上学。
儿子:我不要上学,因为老师揍我,训我。
此时孩子满脸泪水,我看出来他不是故意撒娇,他是真的不想上学。
关于孩子受体罚的事情,小班上学期就存在,2017年11月9日,因为我们孩子挖了小朋友的脸,所以我们家孩子说,他被W老师打在了后背上,孩子被打哭了,还哭着叫爷爷。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不否认孩子打别的小朋友是错的,是不对的,但是听到我孩子说被W老师打,还哭着找爷爷时,我感觉到了孩子当时的无助和难过。但是是自己的孩子挖别的小朋友在先,所以我暂且把这个事情搁置了。
记得看过一篇报道,当两个孩子发生纠纷时,成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插手孩子之间的纠纷,让孩子之间自行解决,孩子之间打架,不会打的很重的,这也是孩子成长发育中必经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某种形式的社会行为,这种事情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孩子成年之后的行为。
有时孩子打架是一种不好沟通行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很好的沟通,所以他们很容易形成肢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实有时候孩子半小时前刚打过,可能他们一会就和好了,反而家长的参与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如果一味的训斥打压动手的孩子,这样会让孩子不断积累自己的怨气,他动手是有原因的,我们往往没有问清楚原因,而直接的上去就体罚,这样使孩子产生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被挨揍,孩子心里明明也有委屈,为什么还要揍我。在孩子自身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他只能被强制打压下去,而没有让他心服口服,个性强烈的孩子,会在这个病灶上不断积累不良因素,会为成年后的暴力倾向埋下伏笔。
回到现在继续当前的话题,
关于小班第二学期孩子刚开学不愿上学,厌学的情况。
孩子情况不再是单单的开学综合征,而是他有很明确的原因,简单明了,因为老师揍他训他。当孩子有寻求我的帮助时:
孩子:妈妈,你能不能给老师说,不要她揍我训我了。
这是孩子第二个请求,他不是很拗的孩子,当妈妈说必须上学去的时候,他没有抵触说不去上学,他只是要求让妈妈告诉老师,不要老师再揍他训他了。
3月5号,星期一,在经过了清早哭闹的洗礼以后,孩子知道必须去学校,他向我求助,妈妈你给老师说吧,别让他再打我训我了。
在教室门口,我们家孩子藏在我后面推着我说,妈妈你给老师说呀,别让他打我了。他的小手一直在推我,我当时懵了,因为当面对老师我发现我自己就像一个孩子一样,我说不出口,我不知道我应不应该说,我不确定我说了之后会不会有更遭的事情发生,在当时一瞬间,我在孩子做了一回懦夫,我没有兑现我的诺言,我答应过他我要告诉老师不要让他再打孩子,我没有做到,我那一刻我觉得我对不起孩子,妈妈让你见识我无能的一种状态。
孩子小手一直在推我,而我根本没有说出我要说的话,我第一次感觉我的懦弱和无能,我居然不能保护我的孩子。
我们家孩子已经说不出具体什么事情老师打他骂他,他就形成了一个印象,每次想到老师他就是感觉老师在打他骂他。他害怕去上学。
但是在此时,我会教育他,我不想把这个事情在孩子身上扩大化,我说老师其实很忙的,也是很有爱的,老师每天陪着你玩,陪着你做游戏,陪着你画画,唱歌,跳舞,还有把萝卜,老师是非常爱你们的。
妈妈告诉老师,以后辰辰多学本领,做个能干的小宝宝,老师肯定不会再打辰辰了。
此件事情引发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应不应该体罚,体罚的度在哪里,有什么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宗旨是什么?
是不是释放孩子的天性,还是把每个孩子捏塑成整体划一的“听话的孩子”
“听话的孩子“是不是我们教育的宗旨?
我们怎样培养有创造力,有思维能力的孩子?
幼儿园里恐吓,威逼,打骂,这样的行为严重抹杀了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会变成没有灵魂和思维的机器。
场景二:
孩子们在排队接水,而我们家孩子在轮到他接水时,他停住了,停了有接近30秒,本来一个个接水,中间是没有停顿的,为什么我们孩子在东张西望的看老师,他在等老师给他传达允许接水的信息。
连如此正常的行为,都要征求老师的许可,是什么样的手段和行动,让我的儿子变得连理所应当的事情都不敢做。
不该做的事情不敢做,连该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这是为什么?
是不是滥罚滥打造成了孩子不知所措,他已经不知道什么事情是应该做的,他被输入了一个信号,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看老师的脸色。
场景三:
当我和孩子握手时,发现他手心都是汗时,我询问了Z老师一些情况:
妈妈:老师平时我们学校的温度是多少?开空调吗?
我想根据学校情况给孩子穿衣服,没有任何质问的意思,我小心翼翼的问,在Z老师数次强势的情况下,我习惯做个毕恭毕敬的家长。
Z老师:我们会根据温度及时更换衣服的。(口气不容商量)
妈妈:平时开空调吗?
我只是想问问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交流和询问,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Z老师:你要是觉得热,你就给他脱了呀。(她成了恼羞成怒的样子)
我当时懵了,我说怎么会这样,我说我在被她训斥吗,我应该被她训斥吗?一切都怎么了,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Z老师:你还有别的事吗,没有的话,孩子妈妈再见。
我无头无脑被下了逐客令,我很不情愿的出来了,并且还被窝了一肚子火,我也没有和老师建立最基本的沟通,并且整个过程是被侮辱的。我也没有了解到学校基本的情况。
场景三:
Z老师,你们家孩子都是穿扣子上衣,以后不要给她穿扣子上衣了,要穿拉链的。扣子他自己扣不上。(颐指气使,不容商量和反馈)
他不问问我们家有什么衣服,我们家十件棉衣有8件扣子的,这是我们家早在两年前就买了。我当时犯难了,我想床拉链的,但是一时也买不了这么多啊,一时也置办不齐啊。
场景四:
反应孩子不愿上学的情况:
妈妈:我们孩子这几天不愿来学校,每天哭得很厉害,说不要上学。
Z老师:立马抢过来话题,没等我说完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学,你们家以后来早点,我说行,这几天总是哭着不来,有点耽搁。
Z老师:那就早起。孩子在学校很好,妈妈再见。
我没有沟通的机会,我被早早的下了逐客令,她也不听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