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变革,文化也在升级,作为父母的教育素质也在提升
全职二胎妈妈的身份让我可以近身的观察孩子的成长,同时也是不断自我提升潜能的成长旅程
我是两个女孩的妈妈,还没有当妈妈的我内心一直都是比较自我,敏感,封闭的样子,自从走向了这个身份的我,这一路上的升级打怪让我看见了一位母亲的力量,对孩子爱的无私奉献与超越。
老大现在是二年级的阶段,自我意识的成长,呈现出了很多”自我“的方式,且这个方式在生活中常常会展出一种“顶嘴”的状态,其语言是否符合场景,是否出于本心,自己都是满满的小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型中显得特别的固执,缺少了流动的能力的。
作为妈妈的我,常常在自己期待中会不断的醒觉,我发现自己但凡有期待,有要求,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有情绪,自己面对这个情绪的时候也是常常没有把握住情绪,甚至自我怀疑到底是谁的问题。
有一次我深度的进行自我教练,我才发现自己干预太多了,内心担心自己没有责任到位,担心孩子自己是否有能力,各种担心。这种担心是累积为何如此的浓厚,我洞察到有几个因素。一个是幼儿时期孩子的成长都是小心的呵护长大,于是有了很多关于对孩子担心的旧有体验和记忆,而忽略了孩子已经长大了有自主的能力了,在这个度上没有把握好。另外一个就是自己的内心自我信任的问题,但凡是对孩子的担心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在每天的时间规划上更多的是自己,锻炼自己的顿感力来缓解自己旧有记忆带来的情绪条件反射,比如最近开始会写作,会站桩,会增加休息,打坐,看书等等,优化自己,同时我会和孩子表达我收回自己的担心,我学习相信你的能力。(这是一个过程,我相信最大的挑战是自己能不能做到适度的干预,毕竟犯错的过程中总是会看不顺眼)
这两天我有两次的沟通我还是很满意的,分享一下。
顶嘴问题,和小伙伴一起玩闹起来了,语言上干架起来,还一直说“怎么了,怎么!”(好欠揍)我把她拉进房间,牵着她的手一起深呼吸,重复做了好几次,直到我的身体放松,她的肩膀也肩膀放松下来,我才开始讲话。我和她说:"你这样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感受是嫌弃,我可以表达给你感受一下是不是。我相信你是对伙伴是有爱心的,你平时都特别的i喜欢和他在一起玩耍,是不是你希望他在哪方面做出改变呢?"
女儿说:“每一次总是说这个词语,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词语吗!”
我回答:“当你希望对方做出一切改变的时候,或者你想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带着答案告诉他,比如你可以和他说,还可以这样的哦,比如。。。。。。这样是不是会更舒服一些呢,之所以是好朋友是要学会尊重,欣赏的。”
女儿说:"妈妈我知道了,我好像真的错了。我和他去道歉,毕竟他还有很多地方比我很优秀的“
这次对话的效果是当场就改变的,效果特别好,一小会,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内心是很有成就感的,又打下了一场不错的仗!)每一次的冲突都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机会,要是平时说应该怎么做基本上都是一进一出的耳边风。
情绪表达,我在敲键盘,老大在我对面写作文,小宝在旁看手机儿歌。大宝一会会的走过去,一会会好奇的想去看,按道理孩子的好奇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的这个作文是一个拖延了很久要交的作业,我内心真的憋死了,憋着看着她。她看见了主动过来走过来和我说,如果有情绪说出来,我说不要我忍忍,她说一定要表达出来,行了我就不客气了。
我说:”别人说话你想听,别人看电视你也要看,别人干什么你都是马上去参与,于是乎你计划的内容没有完成。你是否有重视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呢?“
我说完孩子就抱着我一下,然后继续写作文了,似乎默认了我表达的情绪。(内心很清晰哈)
吸引的战术,精准的表达这是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好的地方,很平静有力。
总结一下:我越发感受到教导孩子的前提是先回收自己的投射,稳住自己的情绪,还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用对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而不是用权威去压制,长久看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项目。在这里面是一场共赢的努力,我不断回归自己,孩子也有空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