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反抗,百官也就敢言了。董卓反问道:“我所说的事,难道不合情合理吗?”大臣卢植文绉绉、尊敬地骂道:“明公所言差矣。商朝时,太甲继位,由于昏庸无能,宰相伊尹实在受不了了,就把它扔进了桐宫内关禁闭。伊尹并不是把他软禁,并不是让他自生自灭,而是用心教育、培养,伊尹没有放弃他,最终,太甲成为了一代明君。伊尹活了100多岁,他是商汤政局稳定的大功臣。伊尹死后被以天子之礼安葬,把他当成商朝的大圣人来供奉祭祀。可以说,伊尹做出了臣子的榜样也达到了臣子能够达到的巅峰。往近了说,汉废帝昌邑王刘贺登基27天,作恶3000多条。因为刘贺本性残暴,太过混账,难以教化,大将军霍光忍无可忍,告祭太庙,才最终把他给废了,霍光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的地位和贡献,他是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托孤的辅政大臣。现如今皇帝刘辩还太小,聪明仁智,也没有犯什么过错。你就是一个驻外州郡的刺史,从没参与过国政,你也没有伊尹和霍光的才能,打仗不行,就是个逃跑将军,有何脸面在这里谈论废立之事?圣人说了:有伊尹才能的可以谈废立,没有伊尹才能的谈废立,就是篡逆,就是造反。”董卓被骂的体无完肤,气急败坏的他拔剑就要冲上前去杀卢植,侍中蔡邕和议郎彭伯赶紧阻止,并提醒道:“尚书卢植,功勋卓著,文韬武略,众臣莫及,朝廷内外,无不仰望,你今天要是杀了他,天人共愤,必生大乱。”董卓一听,确实,卢植乃汉末三杰之一,人格魅力,接近完美。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刘备和公孙瓒都是他的学生,若是杀了他,确实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麻烦,所以顺着台阶停手了。司徒王允赶紧站起来打圆场:“废立之事,不能在酒醉之后商议,咱们改天、改天。”于是百官相继离开了。蔡邕是东汉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他和卢植是好友,所以此时站出来劝阻,蔡邕的建议,确实是对卢植好,也对董卓好,对卢植好是能保命,对董卓好是能够保住他的名声,避免以后反对他的人太多。所以,此时的蔡邕,是否有那么一点点想要和董卓混的想法呢?卢植和丁原的性格,都是耿直不渝,维护正统,他们所反的不是董卓这个人,而是董卓要做的这个事。当然了,董卓啥也不是,卢植根本就看不上他,在这咋咋呼呼的,必须当面怼他!司徒王允此时的不表态,不作为,导致了局势不断恶化。最终自己也身败名裂,没能善终。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不作为、为自己的纵容来买单,这就是因果。
董卓被骂,折了两阵,场子丢了,面子不能丢。所以手把宝剑,站在温明园门口,恶狠狠地盯着不断走出来的大臣。忽然看见一人跃马持戟,在温明园门外来回跑。董卓问李儒:“这人谁呀?怎么这么猖狂?”李儒解释道:“此人是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姓吕,名布,字奉先。主公,你先进园内,躲起来,避免危险。”董卓非常听话,灰溜溜地躲了起来。董卓三遇吕奉先这个桥段,截止到目前,已经是第二次相遇了。吕布陪丁原走了之后,为啥又骑马跑回来了?是帮助丁原了解一下这边开会的结果,还是吕布另有所图呢?稍后咱们再继续分析。人狠话不多,是骡子是马,就得牵出来遛遛,你说你很强,对不起,我一定要和你掰掰手腕,试一试,看看到底谁强。丁原就是这种一个不服,两个不怕的那种人,所以,第二天,丁原城外列阵挑战,董卓大怒,带兵和李儒一同出来应战。两队人马对阵,只见吕布头发用金冠捆绑着,披着绣有百花的战袍,穿着猛兽唐猊皮制作的铠甲,系着狮子和蛮王装饰带钩的腰带,纵马挺戟,随丁原立于阵前。通过对于吕布的穿搭描述,就知道了,为什么用‘人中吕布’,来形容一个人万里挑一、才貌双全了。吕布绝对是一个大帅哥,同时又高大威猛,战力十足,到哪里,往那一站,都特别的醒目,所以,给自己做一个形象策划,打造一个独特的气质,作为自己的标签,以后无论在哪,你都将被人瞩目,成为焦点。吕布现在是啥职位,不太清楚,工资可能不高,八成他的那点薪水,都用来穿衣打扮了。丁原指着董卓的鼻子骂道:“国家不幸,阉官弄权,以致万民涂炭。你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怎么敢妄自谈论废立之事,你想祸乱朝廷吗?”董卓还没来得及回话,吕布拍马直接飞速杀了过来。董卓吓得慌乱逃走,丁原率军冲杀。董卓大败,兵退三十余里安营扎寨。吕布这次的表现绝对让董卓记忆深刻。那么吕布究竟是想帮助义父丁原打败董卓,杀了董卓呢?还是要在董卓面前表现一下,让董卓知道他的实力?此次对战是董卓三遇吕奉先桥段里的第三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