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宣传部计划出一部村史,介绍全市276个行政村(社区)情况。我被安排为严桥镇的主编。我一直生活工作在严桥,但是做惯做稳了家龟,对严桥了解太少,一定胜任不了的。连严桥多少行政村都不知道呢,还是昨天问询了别人,恶补的。为3个社区、15个行政村。社区:响山、严桥、尚礼;行政村:龙林、牌楼、平定、衖口、辉勇、沈斌、俞琳、福民、走马、农场、古楼、明堂、福泉、湖塘、象山。(基本上是由东北而西南)
既然有任在身,对这方面情况也有兴趣,去看看走走,是必要的,也是乐意的。于是,27日上午我开车随家潮来到衖口行政村。俞书记接待了我们,我们介绍了材料收集的大致要求,俞书记表示将大力配合我们的工作。家潮校长是衖口人,所以对衖口情况有所了解,他与俞书记共同探讨着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一些基本的情况都要有的,个性化的才是要竭力挖掘的,比如衖口,有与项羽有关的霸王山及相关传说,有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有皖江茶叶基地,等等。离开了村部,准备往回赶,因为时间宽裕,我们便决定自己开车转转。
出村部向北,右转上039县道,我们的车向东驶去。路北有个衖口敬老院,这养老院有一定历史了,每次回老家,这是我的必经之所,记得曾经在博客上提到过它的春联。这次我们也停了下来,拍了几张不粗不细的照片。
上车继续前行,来到了祠山寺。祠山寺的老屋子已经破败,现在正在修新的门楼。一个和尚看到我们,便凑上前来。据他说,这个寺庙是周朝建立的,我不太相信,他说有个石碑上以前有字的,我们近前一看,光鲜如新出。关于这个寺庙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可资参考的实证。我们《陈氏宗谱》中曾提到祠山寺,应该就是这里。我也曾看到过一则资料,此寺抗日战争时战火,后重建了。
寺里有两个和尚,与我们说话的这个俗姓张,红庙的,有个牌子上写着“释乘一”,不知道是不是他。我知道这里曾住个老和尚,懂得医术,尤精于筋骨疼治疗,便向他问询。他说老和尚姓孙,是闸北的,走好几年了,如果活着,有九十多,他还有一个儿子的。祠山寺原名祠山殿,孙姓老和尚觉得“殿”小了,便改为“寺”。可是,宗教部门发的牌匾上赫然印着“慈山寺”,“慈”应该他们想当然地写错了。
无意中,我们聊到了藏佛寺,我问那老和尚还在吗?他说,不是去年冬天就是今年正月走了,前年我去时,他卧病在床。他俗姓范。当时寺里的女居士就告诉我老和尚身体不行了,我就想,下次再来时,他一定不在了。我的下次还没来,他却走了。
古代和尚道士很多,他们与尘世若即若离,最能感受人间冷暖,最能洞出人生幽意,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现在的和尚们是不是这样呢?我不太清楚。但是,我还是想试着接近他们的。前年去了泊山洞,我还冒昧寄烟给那和尚吃呢。有诗为证:“三百八十级,扶我至峰巅。一塔一僧在,笑推不吸烟。”
出了祠山寺,我们调转车头驰上回家的路,在衖口村北面,折向西边,朝霸王山观景处进发。路不宽,且转折多,但路况不错,车开起来不难。拐过村庄的房屋,渐渐就有山了,车傍山而行,偶尔遇着看到车来起立的工人。家潮说这个路通向衙口水库的,果然前方就有一口水,如镜碧然。
过了水库就是霸王山观景处,我常看到这里的女主人拍的抖音,早就想来此一看,今日一览,果然美绝。本以为这里是搞餐饮的,来了才知道是茶叶中心。迎面是写有“严桥皖江茶叶基地欢迎你”的大幅标牌,侧面有山垒的石屏,上有“霸王山岩茶”等字样。向前走,是一眼井,据说水质好,井口封住了,井水直接用电抽上来,旁边一亭翼然。还有一方小庙,名曰龙神庙,新得亮眼,是旧庙拆后重建的。她背靠着山,山名据说叫官山。再进里面,便是主体所在。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有现代风格,又不失古典韵味,假山青蔓石桥清流点染其间,在这青山荒野间拓出了一番别样的洞天福地。
返回的路上,家潮说衖口水库边的山叫排山,那应该与项羽有关了。
衖,普通话中读xiàng,同“巷”,对应到无为方言应当读hàng了 。当地读如hōng,还说指深山里的每个角落,“衖口”便表示山里人的出入道口。衖,用五笔输入法能打出来,多说用拼音输入法打不出来的,其实是因为把这字读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