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简直是惨烈的一天,骑车的灾难日.当天的早上我在戈壁滩上收拾好帐篷吃过早饭,过了米兰岔路口出发了.高温酷热,到处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并开始刮起逆向横风,之后风变得越来越强劲,依次地3级4级5级……9级,风沙吹得连20米之外也见不到任何东西,黄沙像一条条巨莽蛇般贴着地面飞腾.戈壁滩上还有可以移动的沙丘.最后我只能推车步行,一段可骑车的路段这样被报销了.
远处的米兰
由于风沙越来越大,变得很恐怖,我跑下到路下的一个涵洞中躲起来,我留意到在戈壁滩上,一处长着一点耐旱沙漠植物的小土丘上,它周边正累积着吹来的沙接着变成沙丘,沙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移动。我在涵洞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直至风沙减弱,我再次出发。
南边的阿尔金山山脉
路的北边一片死寂,是地势缓缓下行的盆地平原,叫罗布泊,是那种无尽头的干旱戈壁滩,单调泛味并散透着一种极度荒凉的气息。南边是干褐色的毫无任何生命色彩的阿尔金山山脉.戈壁滩上散开着各种破碎的、被风化的和烂掉的石头.有谁知道就在这片干旱荒凉的戈壁滩上,曾经是苍海桑田,并有过繁华的人类文明,是古代楼兰王国的所在地.这些风化烂掉的石头曾经见证了这一切.让风带到去当时的情景里.在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海洋,像今天的地中海,后来海水不断蒸发,干枯变成浅海,在三四千年前这里仍然是湖泊密布,动植物繁茂的地方,人类已经居住在这个区域,生活发展.大约二千二百年前,这里建立了城邦国家,叫楼兰王国,直到一千六百年前,这里都是非常繁华的城廓。
戈壁滩上风化的石头
(海枯石烂 风化烂掉的石头)
罗布泊盆地景色
楼兰王国,当时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纽带点。城廓中景象:街上商贾云集,穿梭着各种不同种族的人,有身穿胡服的印欧人,草原皮毛服的蒙古族人,穿着汉族服饰的汉人,还有各种衣饰不同的少数民族.当地富裕的贵族穿着华丽的服饰,佩带珠宝玉石行走在街上,有平民市井在交易商品论讨价还价。马路上响着驼铃声,有来自从中亚而来的商人和中原的商旅,他们乘骑马或骆驼跟着队伍从繁华的市镇经过,有中原过来的使者和士兵,也有北方过来的使者和士兵,也有从印度过来传播佛法的僧侣.作为丝绸之路南线的输纽之地,从敦煌阳关而来经过此处,再通往于田,莎车,翻葱岭(帕米尔高原)到大月氏(阿富汗),安息(伊朗),到(大秦)希腊.楼兰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当时这里商贸繁华东西方文化交汇,相当于当世界上许多地方仍处于蒙昧的状态,这里已经非常先进和富有,好比许多地方还在为温饱而奔波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小康水平.就这样繁荣的文明就在约一千六百年前(公元448年)的时候被灭国,它突然消失,连史书也没有明显的有关它消失的记载.
东晋法显西行取经
时经楼兰,发现这里人信小乘佛法。到了唐朝玄奘取经归来途经鄯善,楼兰已经不存在。到了元朝时马可波罗经此地也找不到楼兰。这一大片罗布泊区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仍有一些湖泊和居住的当地人家,不过到了60年代,由于塔里木河、孔雀河的断流(也有人说是上游农场截流改道灌溉农田导致),罗布泊的主要的补充水源消失,整个湖泊迅速干涸,到了七十年代连最后一些湖泊也彻底消失,罗布泊也彻底成了无人区。
若羌往青海的公路上
楼兰古城的消失,直到它才次被发现是过了一千四百多年之后,在1900年左右,瑞典考古学家来罗布泊考察,途中发现唯一的铁铲丢了,于是瑞典人叫当地向导回去寻找铁铲,向导在找铁铲的路上遇到了大风沙,在风沙过后他无意发现自己身处一片荒废的古城中,于是就发现了楼兰古城.
若羌县的斯文.赫定与当地向导的像
回到叙事. 我继续在公路上骑行,到了黄昏时分,风稍停下来.罗布泊盆地即将日落,于是我迅速拿出相机拍摄日落的景象,太阳下坠的速度是相当的快,只是几下快门和成像的时间便下沉消失在地平线.罗布泊地平线上飘逸的日落,使这片消失的古楼兰王国充满了神秘感.
日落
罗布泊的日落
日落罗布泊
当天的骑车非常窝火,毫无进度,只行了二十几公里,除了也曾停下到戈壁滩上捡了一些玉石,尽管戈壁滩的玉石有很多,但是我实在讨厌那种颜色,结果又把它们全部扔掉了. 干旱高温,当天我几乎破纪录地把一天装来的十升水(十公斤)差不多喝完.剩下的一点水根本不够明天支持到下个驿站点,一旦明天又是大逆风,这段可骑的缓上坡就又要报销了.于是我在夜晚骑车,夜晚时我经过了几道沟桥,我留意一下沟下,但另人沮丧的是,沟里连一滴水都没有,阿尔金山山脉简直就是另人失望的干旱.
深夜骑车
当我感觉有点儿睏了,于是就躺在戈壁滩上小睡了一会又继续出发.当东方开始出现一点儿白色的时候,感觉很不错,黎明时分到来了,天边的景色十分漂亮. 最后直到中午之前才来到一个叫红卫的小驿点,是一个只有一间餐馆和一个商店的地方,我在这儿补充了水.之后转进山里往南去。迎接我的是漫长的阿尔金山的上坡路,以及后来上到像火星表面一样的惊人荒凉的柴达木盆地.
罗布布的黎明
罗布泊的黎明景色
罗布泊,楼兰,是一个有许多故事和值得深究的地方,而我只是从它边上掠过,并没有进入楼兰古城及深入罗布泊盆地中央,有限的认识和接触还不足以讲述楼兰。楼兰的感觉就如六年前我在塔里木盘地北部骑车的时侯经鄯善所看到的标志牌------"飘逸楼兰、今日鄯善".
后记, 在此段路之前我从民丰、瓦石峡过来经过若羌.若羌是即将要离开新疆的最后一个县城.受到当地高中生单车迷阎永乐的热情招待,并介绍大漠户外店主何令给我认识。他告诉我在三个月前也有一位北京的叫于旸的骑车的人途经此地骑车去非洲。那位叫于旸的北京骑车人,外号叫小北京,他完成骑车到非洲之后,过了几年又骑车从南美洲穿越到北美阿拉斯加。出了书《直到世界尽头》。了不起的小北京。高中生阎永乐,后来去西安警校就读,一六年我经西安看望过他。他学校出来后去过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当驻守实习,又在南疆小学做支教,做公益事业,现在他在若羌开办了若羌巴郎驿站的民宿青旅,接待过往摩驾和骑车各种旅游人士。
若羌巴郎驿站民宿青旅
小北京在南非好望角
小北京在阿拉斯加
在若羌又受到大漠户外店主何令的热情款待,店主让人想到有点像隨唐演义的绿林人士单雄信或水浒传里的梁山人物.他们对过往的骑车长途人士非常热情友好,简直是新疆人士的杰出代表.在大漠户外店里,店主向我介绍了大量有关楼兰的资料和历史,我阅读了大体上的有关于新疆的资料的书籍.非常感谢他们,并且被邀请吃新疆拌面,晚上又大盘鸡和啤酒.我于是乎有点似从新石器时代(除了不用钻木取火外)又返回到现代社会.临走时店主又要给我大量赠送物品, 我要离开新疆了,真是让人有点惜别新疆的感觉.又过了几年后我再到新疆在喀什我们又再度重逢,现在他已经回去故乡四川干上了自己的事业。
一三年在若羌
若羌
一三年在若羌
一六年在喀什
若羌县城黄昏
(以下几图在民丰,1500年前的罗布泊楼兰景像应该是像如下景色)
一三年在民丰
一八年在民丰
民丰
罗布泊北的塔里木河
塔里木河
楼兰介绍:“汉书西域传”记载,早在公元2世纪以前,楼兰就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廊之国”。它东通敦煌,西北到焉者、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从楼兰分道。
中国魏晋及前凉时期西域长史治所。位于新疆罗布泊西北。因遗址中出土的汉文文书上,用“楼兰”怯卢文对音为“库罗来那”称呼该城而得名。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 等曾多次来此盗掘。50年代后,中国学者进行了调查和发掘。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
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 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
在昆仑山脉北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原来存在更多的古城,如果我们把遗弃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红线联接起来,我们 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古城包括楼兰王国 在内,突然消失的时间都在公元四一五年,所有的遗址都在距今天人类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
事实上在昆仑山北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许多古城的消失,如精绝国、尼雅、安迪尔、海头、米兰……古城等等,楼兰的出名度更高。
轮台古城、且末遗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画等等,都是世界级的旅游景点。
在人类历史上,楼兰是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楼兰文化堪称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观。
据考古学家证实:塔里木河盆地人类活动 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
一个面积广大的区域,遗址中主要包括 米兰城郭、两座佛寺及墓地。在沿城墙、 佛寺的墙基处,东一个西一个创挖的大坑 随处可见。米兰,属古楼兰国的地域,中国汉代曾在这里屯田,一种有争议的说法 认为这里是楼兰国迁都后的新国都。这里曾发现过“印度文化特征的绝妙壁画”——带翼天使,以及公元8 - 9世纪的吐蕃藏文木牍;这里是揭示楼兰古国神秘兴衰的重要史迹,是佛教东传由新疆进入内地的重要途经之地。
据"汉书·匈奴列传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托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 万四千一百。"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国家,当时楼兰受月氏统治。
中国古代史书并没有记载汉朝之前的楼兰,中原王朝第一次知道楼兰国,还是在匈奴 冒顿单于给汉文帝的信中,来自于《史记匈奴 列传》,冒顿单于在信中是这样说的:
以天之福,吏卒良,马疆力,以夷灭月 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孙、呼揭 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信托上天的福佑,官吏和 士卒都很精良,战马强壮有力,因此已经平定 并灭亡了月氏,把反抗不服的敌人全部杀死, 并降服了百姓。平定了楼兰、乌孙、呼揭和他 们旁边的二十六个国家,都变成奴的臣民。
这一年是公元前176年,西汉文帝统治期间, 汉朝人第一次听说了楼兰这个名字,当时已经 被匈奴所征服,所以楼兰国成立的时间肯定早于公元前176年。
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为匈奴所管辖。在汉朝接触和认识再到管治楼兰之前,它已经曾被月氏及匈奴所附属和管辖。
《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楼兰的都城在托 泥城(今新疆若羌县),有1570户,合计人口 14100人,军队有2912人,这点人口对于汉朝 来说,还不如一个县的人口多,楼兰对于汉朝 来说,完全不是一个体量。
但这并不影响楼兰古国在当时的繁华,作为丝 绸之路南道的战略要地,来自东西方的商人、 使者不断在这里交汇,从楼兰出土的汉文竹简 与怯卢文(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 竹简来看,楼兰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楼兰很快发展壮大,从后来考古遗址来看,楼 兰古城的占地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鼎盛时 期,楼兰还控制了周边的若羌、精绝、且末、 小宛等国,成为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楼兰以不到3000人的军队,成为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楼兰虽小,但在西域诸国之中相对很强。
据《水经注》记载,东汉以后,由于当时 塔里木河中游的注滨河改道,导致楼兰严 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来到楼兰 城,又召集鄯善、焉者、龟兹三国兵士 3000人,不分昼夜横断注滨河引水进入楼 兰城缓解了楼兰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后, 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 努力和尝试,但楼兰城最终还是因断水而 废弃了,民众南移(往民丰、且未、和田方向迁移),楼兰城最终成为今天 的遗迹。
《佛国记》
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 所。
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他在“佛国记”中说,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城--这座丝绸之路上的 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 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公元4世纪之后,北魏灭鄯善国,约600年 鄯善国(楼兰国)至此灭亡。
唐朝时,取经东归的玄奘经楼兰故地,楼兰已经不存在。元朝时,马可波罗也找不到楼兰。
距今约1600年前楼兰古国消失,只留下几 处古城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 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 道南岸的7公里处。楼兰国的远古历史至今 尚不清楚。楼兰名称最早见于《史记》。
"汉书·匈奴列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托[qiaun]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
楼兰,是西域古城遗迹。最早见于《史 记》,曾经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现只存 遗迹,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 县北境,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 的7公里处。
"楼兰”之名的由来,有不同的看法,日本的学者长泽和俊在他“楼兰王国”一书中,认为是由怯卢文“Kroraina”而来,汉文”楼兰”是据此转译。
中国学者孟凡人先生则认为怯卢文传入新疆的年代约在公元2世纪末,最可能是当地人利用怯卢文记录早已存在的“楼兰”一称的标音。由 此可见,楼兰是当地土著使用的名称,汉文史 籍的楼兰,是如实的记录了这个发音。
另一位中国学者冯承钓在上个世纪50年代,也提出楼兰与“罗布泊”有关联,认为很可能二者关系密切,“不是拿国名作湖名,便是拿湖名作国名”。他进一步说,《水经注》里引的《西域 记》称罗布泊为牢兰海,很可能是古老的名 字。所以这个楼兰,最可能是罗布泊的古名, 楼兰城以湖为名。
汉书中,曾提及“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
汉派傅介子在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刺杀了 楼兰王,改楼兰为鄯善国,鄯善国的都城据认 为在现今若羌县境内,政治中心向南进入了塔 里木盆地的南缘。
对米兰遗址、尼雅遗址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
1979-1980年,当时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配合中央台拍摄电视片《丝绸之路》,组织 考古人员,三次进入楼兰地区。这是中国考古 学家首次大规模对楼兰古城进行考古工作。调 查、发掘了楼兰古城的部分遗迹,包括佛塔、 西北郊的烽燧、城外的建筑遗迹以及一系列墓 葬。
最早发现楼兰古城遗址的是,一百多年前,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北附 近考察,因为队中的铁铲遗失在路上,他派当地向导回去寻找。向导途中遇到沙尘暴,沙尘过后,他发现自己处在一座突兀的古城之中,可以看到佛塔和房屋建筑(当时塔克拉玛干周边的当地人对沙漠中常出“宝贝”的事,他儿已常有所闻)。这位向导的名字叫艾尔迪克(也有写作 奥尔得克),他返回时向斯文赫定说了他的发 现。斯文·赫定又派他带人过去,取回了几件有花纹的木雕(木制家具的构件)。
1901年的3月,斯文赫定迫不及待的又回到塔克 拉玛干,对这座古城进行了发掘。他获得了汉 文、怯卢文木简,纸质文书和精美的毛织品残 片等珍贵文物,还对古城的寺院遗迹、房址进 行了调查。之后,斯文赫定根据出土的汉文木简上“楼兰”,以及怯卢文简牍上“kroraina”词,推定这座古城即为中国史籍中的楼兰。至 此,楼兰开始为世人所知。
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英属印度当局的支持下, 在1906年、1914年两次进入了楼兰城址,并 发掘出大量汉文、怯卢文的文书、木简等珍贵 文物。斯坦因除了对楼兰城址内的建筑遗迹进 行了大肆的发掘,还在城外的台地上发掘。
《汉书》所载,当时的楼兰国周边,到处 都是湍急的小河,花草树木枝繁叶茂,其景色 之优美堪比江南水乡。
而且,楼兰国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要道,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队,可以说是全世界文明 的交汇之地,而在这些文明的碰撞下,楼兰国的经济异常繁荣。
可就是如此繁华的国度,却在某一刻离奇的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也使得后世文人对 《史记》和《汉书》中记载的楼兰国是否存在 产生了争论。
特别是到了唐朝时期,关于楼兰国是否存在的 争论达到了巅峰,也正是因为这种争论,导致唐代以后的正史 中,基本上找不到关于楼兰的记载,甚至连其 它的西域诸国都很少提及。
楼兰古国遗址
根据斯文·赫定偷盗的文物竹简上的文字,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定,这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楼兰古国的文物,并认定那一片废墟就是楼兰古国的遗址。
楼兰古国的具体位置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北部,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的地方,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二道,楼兰就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汉朝都城长安。
从长安往西,穿过整个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 关后,就进入了楼兰,楼兰是丝绸之路南道的 必经之处,从楼兰顺着塔里木河往西走,就是 莎车,再往西翻越葱岭可以到达大月氏与安息 (今伊朗)。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建 国,公元630年就突然离奇消失,存在人世间 仅仅只有800年的时间。
汉朝之后中原再也无暇顾及西域,楼兰逐渐与中原 失去联系。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直接灭了楼兰 国,楼兰国前后存在了800年时间。虽然灭 国,但是楼兰古城还在,到了唐代之后,中原 地区再次强盛起来,楼兰夹在唐朝和吐蕃之 间,唐朝与吐蕃多次在楼兰兵戎相见。楼兰还是夹在中间做炮灰,这时候的楼兰,已经不是 一个国家了,只能算是唐朝的一个边埵重镇。
后来,不知为何,楼兰古国神秘消失,成为个至今未解之谜。
楼兰古国的消失,据说是因为河流改道,气候 变化导致。由于河床中泥沙淤积,塔里木河改 道,古楼兰所在的罗布泊湖在炎热的气候中, 逐渐蒸发,成为沙漠。罗布泊湖水的北移,使 楼兰城水源枯渴,树木枯死,市民皆弃城出 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风暴中,楼 兰终于被沙丘湮没了。
史书记载:"城郭岿然,人烟断绝","国久空旷,城皆荒芜. "从此,楼兰古国在地图上被抹 除了,只剩下今天看到的一片废墟。
混血人种。
楼兰本就处于东西方交汇处,这一研究说明了 3800年前,相当于中国的夏朝,就有东西方人 交汇于此,而中原知道楼兰是在距今2000多年 前,而楼兰在此时间1800年之前就有人类居 住,还有东西方人通婚并混血繁衍后代。
由于没有史书记载,根本弄不清楼兰人来自哪 里,根据研究,楼兰人的亚洲基因大概来自中 国北方到贝尔加湖一带生活的亚洲人,差不多 是西伯利亚一带的人,至于到底是什么人,由 于没有文字记载,根本就说不清楚。而楼兰人 的欧洲基本大概来自于中亚、西亚一带的欧罗 巴人东迁。
讲到西汉时楼兰总人口只有14000多人,总兵力 不到3000人,虽然号称西域七大强国之一,根 本无法与中原王朝对抗,这种实力,只要一战 失败,就会亡国,汉朝控制西域时,还能决定 西域的政治生态与稳定,汉朝衰弱后,西域也 是各自为战,楼兰在不断的战争中也不断消 耗。
东汉灭亡后,曹丕曾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楼兰臣服,曹魏灭亡后,楼兰又臣服于西晋,中 原五胡乱华时,西域各自为政,之后楼兰还臣 服于前秦与北凉,北魏灭亡北凉后,随便灭亡 了楼兰,楼兰最终亡国于北魏。
自然环境导致。
1972年,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 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论文,把中 国五千年历史分为4个温暖期与4个寒冷期,其 中第二个寒冷期是在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直到公元6世纪结束,持续600年左右。
独特的自然环境,让楼兰的经济有所发展,也 就能承载更多的人口,而位于丝绸之路南道的 战略位置,让更多人经过楼兰,带来了商业繁 荣,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面孔的人在这 里交换商品,补充资源,让楼兰更加富有,这 就是楼兰强盛的原因。
任何政权有强盛就有衰弱,楼兰的强盛期在西汉中期,也就是开辟丝绸之路之后不久,从西汉晚期开始,楼兰开始衰弱,直到公元448 年,也就是中原南北朝时期,楼兰被北魏鲜卑政权所灭亡,随后北魏以郡县制来管理楼兰。
从公元前176年到公元448年,楼兰存在了624 年,实际存在的时间还要更长,从448年被灭亡直到现在,楼兰灭亡了1574年。
汉朝与西域,楼兰古国靠的是什么强盛起来的:独特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是独特的战略位置。
楼兰古国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边缘, 在罗布泊的西北角,罗布泊曾经是中国第二大 的咸水湖,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 勒河都是罗布泊的支流,众多的河流使得楼兰 成为沙漠中的绿洲。
水是生命的源泉,楼兰有了水之后,就有树 木,就有绿色植物,在鼎盛时期,楼兰附近的 树木是非常多的。有了水之后,楼兰居民就可 以耕种庄稼,养殖牛羊,《汉书》上说楼兰盛 产玉石,有很多芦苇、垂丝柳、胡杨树、白 草。产驴马,有很多骆驼。
始写于2013年9月
最后修改并更新于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