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头陀——五代 孙光宪 《北梦琐言》
原文:
蜀许寂,少年栖四明山,学易于晋征君。
一日有夫妇同诣山居,携一壶酒,云:“今日离剡县。”寂曰:“道路甚遥,安得一日及此。”颇亦异之。然夫甚少,而妇容色过之,状貌毅然而寡默。其夕,以壶觞命许同酌。此丈夫出一拍板,遍以铜钉钉之。乃抗声高歌,悉是说剑之意,俄自臂间抽出两物,展而喝之,即两口剑。跃起,在寂头上盘旋交击,寂甚惊骇。寻而收匣之,饮毕就寝。迨晓,乃空榻也。
至日中,复有一头陀僧来寻此夫妇。寂具道之。僧曰:“我亦其人也,道士能学之乎(时寂按道服也)?”寂辞曰:“少尚玄学,不愿为此。”其僧傲然而笑,乃取寂净水拭脚。徘徊间不见。尔后再于华阴遇之,始知其侠也。
杜光庭自京入蜀,宿于梓潼厅。有一僧继至,县宰周某与之有旧,乃云:“今日自兴元来。”杜异之。明发,僧遂前去。宰谓杜曰:“此僧仍鹿卢蹻,亦侠之类也。”
诗僧齐己于沩山松下,亲遇一僧,于头指甲下抽出两口剑,跳跃凌空而去。
图:
图赞:道士不学,头陀无著。
金庸注:
四川人许寂,少年时在浙江四明山向晋徵君学易经。有一日,有一对夫妇带了一壶酒,到山上来借宿。许寂问他们从哪里来,答称今日离剡县而来。许寂说:“道路甚远,哪里一日能到?”夫妇二人不答,许寂心下甚是奇怪,但见夫妇二人年纪甚轻,女的十分美貌,但神态严肃,很少说话。
当天晚上,二人拿了那壶酒出来,请许寂同饮。那男子取出一块拍板,板上钉满了铜钉,打起拍板,吭声高歌,歌词中讲的都是剑术之道。唱了一会,从衣袖中取出两物,一拉开,口中吆喝,只见两口明晃晃的利剑跃将起来,在许寂头顶盘旋交击,光闪如电,双剑相击,声铿铿不绝。许寂甚是惊骇,不敢稍动。过了一会,那男子收剑入匣,饮毕就寝。次日早晨去看二人时,室内只余空榻,两夫妇早已走了。到午间,有一个头陀来寻这对夫妇。许寂将经过情形向他说了。头陀道:“我也是同道中人,道士愿学剑术么?”那时许寂穿的是道服,所以头陀称他为道士。许寂推辞道:“我从小研修玄学,不愿学剑。”头陀傲然而笑,向许寂要了些净水来抹抹脚,徘徊间便失却了影踪。后来许寂又在华阴遇到他,才知道他是剑侠一流人物。
杜光庭(即《虬髯客传》的作者)从京城长安到四川,宿于梓潼厅。到达不久,又有一僧到来。县宰周某与这僧人本来相识。僧人对他说:“今日自兴元来。”两地相隔甚远,一日而至,杜光庭甚为诧异。明日一早僧人就走了。县宰对杜光庭说:“此僧人会‘鹿卢蹻’的轻身功夫,是剑侠中人。”唐时的方术中,有所谓龙蹻、虎蹻、鹿卢蹻,都是轻身飞行之术。
诗僧齐己,曾在沩山松下见到一僧,于指甲下抽出两口剑,稍加舞动,跳跃凌空而去。
这则故事原名《许寂》,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其实包含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都没有甚么精采,只是那对少年夫妇携酒壶上山,住宿而去,有些飘逸之意,歌声中述剑术之道,也有意境。那头陀赶上山来,不知是他们的朋友还是仇人。
孙光宪是五代“花间派”词人,名气很大。我觉得他的词并无多大新意。《花间集》选他的词共六十首,其中三首“浣溪沙”比较写得生动活泼:
“半踏长裾宛约行,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早是消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间书。”“风递残香山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争教人不别猜嫌?”
辑者注:
本来以为这篇文章这么平淡,没啥好吐槽的,但是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却看出了一些奇怪的地方。文中特意点明许寂当时是个道士,但是那个头陀却想收他为徒弟,这个地方有些蹊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宗教信仰,放今天要是一个佛教徒问基督徒:你愿不愿意皈依我佛?我想一定是会干起来的。道教虽然比较心态平和,但一个信奉太上老君的人要转化为佛教徒,放今天都有点为难。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似乎这又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北梦琐言》的作者孙光宪,主要生活在五代时期,五代纷乱的政权更迭,不仅仅对当时的人民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对各种主流思想的融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是南北朝时期开始在中国兴盛的,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由于其迅速扩张对统治阶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终于导致唐武宗时期进行了大范围的打压,史称“会昌法难”。因此五代时期的佛教,其实是有点传销组织的特征的,私底下拉人,也不管别人原来信仰啥...
与此同时,天竺佛教也在逐步蜕变,吸收了大量中国儒教和道教的文化,逐步演变成了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宗教——禅宗。虽然禅宗的起源是在唐初左右,但其一分为二是在唐代中期。后来南北两宗的发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南派禅宗相对更包容,提倡顿悟,对各种繁文缛节进行了简化,这样使得吸收信徒变得简单而快捷。但也导致了宗教的纯洁性逐步丧失。久而久之,两宋和元明时代,儒释道三教竟逐步融合为一,所以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里,我们会非常奇怪地发现,为啥阐教和释教会搞到一块去共同对付截教。。。
当然,本文中还有另一个暗示:作者反复强调僧人用的是鹿卢蹻之类的遁术,但事实上,鹿卢蹻这门功夫可是正宗的道教飞行术。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而且,文中出现的杜光庭,可是五代的道教代表,非得让释教的僧人去折服他一下,作者写这个故事的潜台词就呼之欲出了吧?